[政策解讀]食品監管從田間到餐桌
    2007-08-07    富子梅    來源:《人民日報》2007-08-07 2版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不斷加強,在從田間到餐桌的長鏈條中,相關部門制定了一整套監管規章和措施,強化落實,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證人民群眾的飲食健康。

標準環節:健全指標體系 完善監測網絡

    衛生部負責食品衛生標準制定工作。截至目前,衛生部已制訂完成食品衛生標準400余項,基本覆蓋了從原料到産品中涉及健康危害的各種衛生安全指標,也覆蓋了食品生産加工中各個環節的衛生要求。
    根據國內外食品安全形勢需要,衛生部已經確定了2006—2008年食品衛生標準制修訂計劃274項。“十一五”期間,衛生部將加強食品標準間的協調和統一,重點做好食品微生物、食品污染物、食品添加劑、食品容器和包裝材料等標準制修訂工作。
    另外,有專家指出威脅人體健康的第一號食品安全問題是食源性疾病。目前,我國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已經覆蓋15個省,每年對消費量較大的54種食品中常見的61種化學污染物和多種致病菌進行監測,獲得超過40萬個監測數據,初步掌握了我國食品中重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狀況及動態變化趨勢。

種養環節:嚴控農藥殘留 形成規模生産

    蔬菜和肉類中的農藥及獸藥殘留是百姓關注的食品安全焦點問題。怎麼辦?食品安全的種植養殖源頭治理是農業部門重點推進的。
    今年1月1日起,國家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在國內的銷售和使用。上半年全國農業部門共查獲收繳5種禁用高毒農藥488.7噸,從源頭上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而且,農業部正在大力推進農業産業化和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形成規模化生産,更好地來落實農産品質量安全生産的標準化措施。
    目前,我國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逐步增強,農業標準化水平提升,農産品安全質量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今年4月份,農業部在全國主要大城市監測結果顯示,蔬菜農藥殘留的合格率達到94.3%,水産品中氯黴素污染的合格率達到99.4%,畜産品中瘦肉精污染合格率達到98.9%。北京、天津、上海、深圳4個城市的檢測結果和2001年相比,均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十一五”期間,主要鮮活農産品質量合格率要達到96%以上。

加工環節:許可證要規範 小作坊嚴監管

    目前查處的不合格食品許多來自小作坊甚至黑窩點。全國100多萬家食品生産加工企業中,不足10人的小企業、小作坊佔七成,有35.3萬家,相當一部分不具備生産合格産品的條件或不按標準生産加工。
    國家質檢總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監管工作的意見》,強化對小作坊一系列監管措施,督促小作坊改造安全衛生條件,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濫用添加劑,限制其生産加工的食品銷售範圍不得超出縣級行政區域。到“十一五”末期,使全國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數量下降50%。
    質檢部門正加強食品生産許可證的發放和已獲證企業的後續監管。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實現對國家標準規定的28大類525種加工食品,以及食品包裝、容器等7類食品相關産品的認證和頒證,已發放食品生産許可證104716萬張,發放食品相關産品許可證2386張,拿到許可證的食品企業總體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90%以上。力爭到今年年底,把28大類食品全部納入無證查處範圍。

流通環節:實施全程監管 開展專項整治

    工商部門將食品質量監管作為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對食品質量準入、交易和退市進行全程監管。
    各級工商機關普遍建立了經營者自檢、消費者送檢和工商機關抽檢相結合的監測體系和工商系統省、市、縣工商局和工商所四級聯動的快速檢測體系。目前國家工商總局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食品安全監測數據直報點,配備食品質量快速檢測車372&、檢測箱5366個。另外,對依法查處的不合格食品,及時公示信息,責令經營者停售和追回,及時有效實施退市制度。今年上半年,全國工商機關對5756.83噸不合格食品實施了退市。
    與此同時,開展食品市場專項整治,解決無證無照、超範圍經營食品,經銷過期霉變、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問題,維護消費安全。今年上半年,全國工商機關共檢查食品經營主體600.72萬戶次,查處取締無照經營6.36萬戶,吊銷營業執照2207戶。

落實環節:部門通力合作 建立應急體系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對食品安全承擔著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及牽頭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職責。不久前牽頭制定了《國家食品藥品安全“十一五”規劃》,每年牽頭全國整頓和規範食品市場秩序的工作,會同31個城市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促進監管措施的落實。
    目前,已建立了全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初步構成了食品安全信息的報送網絡和發布,組織各個部門開展食品安全信息監測和食品安全狀況的綜合評價,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建設。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出現食品安全事件時,食品藥品監管局會立即與各職能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比如要做安全性評價,衛生部很快會組織專家及時做出科學評價;如果流通領域出了問題,工商總局會馬上採取措施。總之,各部門將各司其職、通力合作,保證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相關稿件
全球開打“食品安全戰” 2007-08-07
數據表明:中國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是負責任的 2007-08-07
北京奧組委對搞好奧運食品安全有信心 2007-08-07
全國食品質量專項整治行動將在近期展開 2007-08-07
如何看待食品漲價 200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