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投資首次投“石”問路
    2007-07-30    林深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黑石股價大跌,為籌建中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外匯投資“處女秀”引來一片爭議,而對於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來説,“心跳”才剛剛開始。
    在風頭正健的全球PE(私募基金)中,新近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黑石集團”(NYSE:BX,下稱“黑石”)無疑是國人最為關注的一隻。因為在其上市不久前,籌備中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匯投公司)斥資30億美元,購入黑石1.01億股無投票權普通股,約佔後者發行後總股本的9.37%。這是國家外匯投資公司首筆境外股權投資。
    6月22日,黑石上市首日,股價由發行價31美元大漲4.06美元,至35.06美元,漲幅高達13.1%,使匯投公司每股賬面盈利達5.455美元,一日暴賺超過5億美元。
    不過,此後黑石股價的表現卻差強人意、跌跌不休,匯投公司的賬面盈利不斷“縮水”,市場對外匯海外投資的質疑聲音也開始涌現。
    運營規模預計達2000億美元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無疑是迄今中國最大的公司實體。而如何運營其龐大的資産規模,實現保值增值,並為中國經濟全局服務,將成為擺在這個“龐然大物”面前的史無前例的全新命題。

股價如坐“過山車”

    因為股價暴跌,黑石被海外媒體稱為今年美國表現最差的IPO之一。
    在6月22日上市首日大漲13.1%後,僅兩個交易日,黑石便跌破發行價31美元。至6月29日,黑石報收29.69美元,匯投公司的每股賬面虧損約0.335美元,虧損幅度約為1.13%,市場大嘩。7月5日,黑石的收盤價終於回升到30.63美元,相比匯投公司參股時的29.605美元高出1.025美元,賬面贏利1億美元,約合7.87億元人民幣。不過好景不長,黑石股價於7月20日又跌至25.95美元的歷史最低點,比發行價31美元低了16%。7月23日一度出現反彈,但在7月25日再次下跌,收於歷史新低25.51美元。
    股價跌宕起伏,表面上看,是受到美國國內要求調高私募基金公司稅賦比率法案修正的直接衝擊,而在其背後,是今夏瀰漫於華爾街投行間的有關私募基金公司管理不透明,導致整個行業畸形繁榮的批評聲浪。 “投資者擔心私人股本熱潮行將結束。黑石上市前有太多炒作,人們已經厭倦了。”
    “私人股本行業充斥着大量泡沫,而黑石是最大的那個。”
    “過去這或許是一個神話,它的經營模式幾近完美。但現在,它們已經到頂了。”
    越來越多的華爾街分析家發出類似的質疑。
    由於類似黑石這樣的有限合夥制公司架構,可以得到紐交所多項交易規則豁免。例如,可以不需要在董事會中聘任獨立董事,甚至不用召開年度股東大會,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影響幾乎為零。這種公司治理結構不透明被認為是PE公司的終極“殺手”,已經有評級公司將此類私募基金公司扔進垃圾級別。經濟學家謝國忠也撰文認為,黑石上市後股價下跌並非偶然。“PE的繁榮很可能是一個泡沫。良好的PE表現依賴於投資明星。施瓦茨曼(黑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快80歲了,我相信他很健康,還能工作很長時間,但人的壽命畢竟是有限的。”
    除此之外,投資者對支持黑石核心杠桿收購業務的信貸市場健康狀況越來越強烈的擔憂,也是造成股價動蕩的原因之一。

純市場化商業運作初見端倪

    回望這一段如坐“過山車”的歷程,成立在即的匯投公司着實玩了一把心跳。不過在當事人看來,短期內賬面價值的起起落落,並非實際上的盈虧。
    根據匯投公司(籌)和黑石集團於5月簽署的協議,匯投公司承諾至少在四年時間內持有其對黑石集團的投資。也就是説,匯投公司投資黑石有四年的禁售期。四年之後,每年可以出售的股份約為三分之一。 因此,匯投公司籌建相關人士認為,由於投資黑石鎖定時間長,短時間內的股價變動並無實際意義。況且黑石剛剛上市,在一段時間內發生波動亦屬正常。
    “如果四年後市場很好,股票價值不斷升高,(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也不見得一定要拋出。”中央匯金公司副董事長汪建熙對外&&。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相比股票市值,匯投公司應該更看重黑石的贏利能力和每年現金分紅數量,每年分紅可用來支付因公司成立所需2000億美元註冊資本金而發行特別國債的成本。
    據公開數據,管理着全球884億美元資産的黑石集團,擁有和投資超過100家公司,其行業分佈遍及消費品公司、軍工企業、精密機械公司、旅游公司等各行各業。2006年凈利潤高達22.7億美元,同比增長71%。僅今年前3個月,盈利已達11.3億美元,同比翻了一倍多。在過去5年中,黑石的回報率保持在25%以上。對這樣一筆投資“處女秀”,匯投公司籌備組組長樓繼偉對黑石的評價是一家贏得廣泛尊敬的企業,“匯投公司第一筆投資於黑石,感到非常高興。”
    而黑石集團的創建者之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斯瓦茨曼對此的回應是,能吸引到中國匯投公司作為股東,同樣感到自豪。
    全程參與交易的中央匯金公司副董事長、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汪建熙&&,“這筆投資是匯投公司自主決策的商業行為,目的是在可接受風險程度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斯瓦茨曼也認為,這是一筆“純商業”的交易。在進行首次公開發售後,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並不會介入黑石的管理,也不會改變黑石的現有結構。黑石將繼續按照以前的經營模式運作,為股東創造收益。此外,選擇持股比例低於10%,無須獲得美國政府的批准,顯示出匯投公司市場化運作靈活性的一面。

巨量外匯何去何從

    市場化商業運作必然伴隨着風險,匯投公司的成立也引起業界對於其運營模式、投資方向、面臨挑戰的討論。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曾公開&&,公司外匯儲備將被允許投資於較銀行目前投資的種類廣泛得多的金融工具。“起碼匯金公司現有投資的金融股份要佔一部分,還有一些戰略領域會是其中的一部分。”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説。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項俊波認為,中國亦應通過“合理”增加黃金儲備及買入石油、金屬等戰略資源來拓寬鉅額外匯儲備的投資渠道。
    而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則強調,無論哪種形式,都要堅持市場化運作,並加強監督,使過程透明化。即將成立的匯投公司同樣還面臨諸如人才等多項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如此巨大規模的外匯儲備運作,必然會引起全球金融市場的關注,運作者必須熟悉國際資本市場和全球經濟的運行規則。
    專家還指出,外匯投資應避免“短視”。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分析認為,外匯投資的一個天生缺陷可能就是它的收益率問題。它的設計模式很難保證在短期,如3-5年之內取得很好收益。

  相關稿件
國家外匯局:全國篩查核定5000多家關注企業 2007-07-13
紐約外匯市場美元對歐元和英鎊比價創新低 2007-07-13
今年上半年國家外匯儲備達到13326億美元 2007-07-12
外匯研究專家丁志傑談怎樣看鉅額外匯儲備 2007-07-11
人民幣中間價連創新高 手中外匯如何打理 200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