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萬億國債與每個國民利益相關
    2007-07-03    王堯    來源: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 全國人大常委會6月29日表決批准了“財政部擬發行1.55萬億元特別國債”的議案。財政部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的名義詳解怎麼用好特別國債。
    該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説:“此次全國人大審議通過這項議案,標誌着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儲備將進入具體實施階段。”該議案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這1.55萬億元特別國債中,將購買約2000億美元外匯,作為即將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金。
    溫家寶總理今年3月16日&&,中國將組建一個外匯投資機構。這個機構超脫於任何部門,依法來經營外匯,有償使用,接受監管,保值增值。
    財經評論員葉檀説,匯投公司的資本金雖然是從國債而來,但其最終來源是外匯儲備,即國內經濟增長的收益,與每個國民利益相關。
    他説:“匯投公司如何使投資收益超過運作成本,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能夠真正建立起法規與預算方面的硬約束,由國家審計署定期審計,並對利潤有嚴格要求。”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周正慶建議,盡快制定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管理辦法,其收支狀況將在政府基金預算中列示,接受人大監督。
    這1.55萬億元特別國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行的最大一筆特別國債。
    財政部負責人説:“這裡要強調的是,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並不意味着增加財政赤字。”此特別國債,不同於普通國債。與發行普通國債籌集資金的用途不同,財政發債購買的外匯以提高收益為主要目標。此次發行的特別國債為10年期以上可流通記賬式國債,票面利率根據市場情況靈活決定。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就這一議案作説明時,談到了發行特別國債的4個“積極意義”。他説,首先,可抑制貨幣流動性;其次,可促進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使宏觀調控更加有效;第三,可以降低外匯儲備規模,提高外匯經營收益;第四,有利於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提升國家經濟競爭力。
    這個議案通過後,2007年末我國國債餘額限額將增加到53365.53億元。國債負擔率將上升到23.1%。
    新華社文章説:“國債負擔率上升,並不會給我國財政經濟運行帶來大的影響。23.1%的比例處於較低位置,也低於國際公認的60%警戒線。”
    中國從2006年2月底開始,就成為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國。此次特別國債購買的約2000億美元,可大約抵得上2005年我國外匯儲備一年的增長規模。
  相關稿件
向央行發行特別國債的三大難題 2007-07-03
特別國債背後隱含財政貨幣政策新思路 2007-07-02
我國擬發行15500億元特別國債購買外匯 2007-06-28
[匯市•6.4-8]美國債收益率推動對美元需求 2007-06-11
2007年記賬式(八期)國債將在上證所上市 200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