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推動國産軟體業發展
    2007-06-21    記者:胡紅軍    來源:經濟日報

    方正集團的激光照排系統出口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永中Office産品成功進入日本、北美及非洲市場;用友的企業管理軟體已進入東南亞市場……在日前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上,國內自主創新的軟體産品以及軟體品牌備受人們關注,並成為展會一大亮點。

自主創新成果豐碩

    近年來,我國軟體産業規模快速增長,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40%,2006年軟體産業收入達到4800億元,實現出口60.6億美元。企業實力明顯增強,累計認定軟體企業達到1.3萬家,軟體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35家。軟體産業正成為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在國家引導資金的支持下,企業和社會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中文辦公軟體、信息安全軟體等自主研發相繼取得突破。
    截至目前,中科紅旗、中標軟體等企業的Linux操作系統成功應用於電子政務、行業信息化等領域;武漢達夢、人大金倉等企業的國産數據庫系統在部分領域廣泛使用;金山WPS、永中Office、方正排版系統等中文字處理軟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東方通、中創、金蝶、普元等企業的中間件,用友、金蝶、神州數碼、一汽啟明、新中大等企業管理軟體在各自重點應用領域裏具有明顯的市場競爭優勢;瑞星、金山、天融信、啟明星辰、三零衛士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安全軟體在國內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
    市場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截至目前,在省級政府軟體採購中,國産操作系統佔有25%以上的份額,國産辦公軟體(套件)已佔據60%的市場份額,國産安全軟體佔97%的份額,這大大增強了國産軟體的發展信心和用戶的信任度。

自主品牌進軍海外

    我國軟體産業要想取得實質性突破,關鍵是要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數據顯示,2006年國內上千人的軟體企業約80家,軟體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由2002年的12家增加到2006年的35家,軟體銷售收入上億元的企業達到396家。
    國內軟體企業的國際化不斷提高。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産業取得了較快發展,成為軟體與信息服務業發展新的增長點。2006年我國軟體出口超過60億美元,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收入約20億美元。一批專注出口外包業務的企業,如東軟集團、中訊、大連華信、大連海輝、中軟國際、軟通動力、西安炎興、浙大網新等快速成長,出口群體逐漸形成,外包層次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自主知識産權軟體産品出口進一步增多,利潤率也有所提高。
    國內軟體廠商的快速崛起也得到國際軟體巨頭的關注。IBM繼與用友戰略合作之後,今年6月又與金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微軟也已在中國建立了6家戰略合作夥伴,包括浪潮、中軟、神州數碼、浙大網新、寶信、創智等,與國內企業的合作範圍不斷擴大。

五方面力促産業發展

    儘管如此,我國軟體産業發展還存在很多不足:技術創新能力、産業競爭能力難以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的總體需要,産品、服務等發展不均衡,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現實市場相對狹小,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等。
    根據發展規劃,“十一五”我國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國內市場銷售額將以3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2010年突破1萬億元大關,出口額超過100億美元;形成若干軟體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軟體骨幹企業,培育更多軟體著名品牌;國産基礎軟體關鍵産品和核心技術得到突破,使我國軟體産品及系統的研發和服務能力基本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需要。
    為此,包括信息産業部等政府主管部門將採取5方面措施推動産業發展。在發展環境上,信産部正聯合相關部委加快“軟體與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條例”立法進程;繼續推進軟體正版化工作,加大對惡意軟體,流氓軟體的整治,建立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提升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的服務水平,發揮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創造軟體人才吸收、培養的有利環境。
    在自主創新能力上,我國將積極推動各類嵌入式軟體産品的研發與應用,以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為契機,集中力量突破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中間件軟體等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知名軟體品牌和骨幹軟體企業。
    在發展方式上,信産部牽頭正着力以用興業,加強軟硬體融合發展,引導和促進軟體企業與傳統産業改造緊密結合,開發滿足企業信息化需求的應用軟體産品和系統;在電子政務、現代遠程教育,農村信息化、數字電視、數字奧運等國家重大工程中,組織實施軟體産業示範項目。
    在基地建設上,各級政府將充分發揮基地的孵化和平台作用,引導形成集研發、生産、服務、應用為一體的軟體産業體系和完善産業鏈,加速形成規模優勢、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大力推動軟體産業集群化發展。
    此外,在國際化方面,我國正研究制定鼓勵軟體外包的政策措施,從出口信貸、促進企業合作等方面,建設海外市場開拓服務體系,提高軟體企業的外包能力,幫助國內企業開拓市場,並鼓勵跨國公司在國內設立生産和研發機構,從而推動我國軟體産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相關稿件
[匯市•2007-06-20]人民幣中間價再創新高 2007-06-21
首屆中國城市創新論壇19日在北京舉行 2007-06-20
基金掀動創新風潮 投資價值需要重新排隊 2007-06-20
地緣政局動蕩美汽油供應趨緊 國際油價創新高 2007-06-20
國産GIS軟體自主創新成果顯著加速邁向國際化 200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