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子産品面臨環保“攻堅戰”
    2007-06-18    馮曉芳 劉菊花    來源:中國證券報
  8月11日,歐盟用能産品標準的生態化設計EuPs指令將正式生效,對電子信息産品等用能産品的設計、製造、運輸、使用、回收等提出生態化的標準要求。有關分析認為,這一新指令將對全球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産生革命性影響。
  “對此,我國要研究提出應對措施及我國電子信息産品標準的生態化要求,制訂節能降耗的行業標準,將節能環保的管理措施貫穿於電子信息産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信息産業部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黃建忠説。
  今年3月1日,我國首部電子信息産業綠色法規《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施行。由信息産業部組織的“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標準工作組”已經&&3項行業標準,另有6項標準預計在今年底前推出,屆時將基本實現有害物質在電子産品中的替代和減量。
  但是,對多數國內本土電子企業來説,並未體會到污染控制的迫切,有的企業甚至把環保攻堅當作政府的“緊箍咒”。在“電子信息産品污染控制標準工作組”,本土企業僅有13家參與。而外資企業卻表現了極大的參與熱情,英特爾、惠普、索尼、諾基亞、西門子等74家外資企業參與其中。
  “關注電子産品環保方面的規定,在標準制訂階段貫穿我們的建議和主張,並及時按照標準規定調整産品,是我們長期以來的原則。目前,我們已在採購、生産、技術、銷售等各環節貫穿環保理念,以求未來取得競爭優勢。”愛普生公司有關人士説。
  據了解,僅僅製造一台電腦就需要700多種化學原料,其中對人類有害的化學物質達到上百種。我國是電子産品生産和消費大國,龐大的産業規模不僅消耗着大量資源,而且廢棄電子信息産品攜帶的鉛、汞、六價鉻等有毒有害金屬,正在帶來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
  黃建忠認為,電子信息産業污染控制是推動結構升級的重要契機。對污染嚴重、技術落後的工藝和産品實施強制性淘汰制度,是一種全球趨勢。同時,發達國家在繼反傾銷、技術壁壘、收取高額專利費之後,又採取環保壁壘限制我國電子産品出口,而我國的電子信息産品出口額在總出口額中常常要佔到三分之一以上。對此,我國應有積極的應對措施。
  據介紹,已經&&3項行業標準對電子産品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檢測方法、污染控制標誌都有了明確規定。8月&&的“環保使用期限通則”規定,如果電子産品中含有污染物,企業必須確保其在使用期限內不發生外泄和突變。另有5項標準涉及無鉛焊接等內容。
  相關稿件
環保執行力需剛性的問責護航 2007-06-15
巴西時裝周大打環保牌 2007-06-15
河北省一批“不環保地區”被區域限批 2007-06-15
張力軍&&:環保總局將對上海磁懸浮做環評 2007-06-14
環保局緣何在重污染面前"裝聾作啞"? 200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