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5-15 記者:梁國勝 來源:《中國青年報》2007-05-15 12版 |
|
|
“我現在要是公布招聘10個軟體開發人員的話,會來幾百人投簡歷;如果我説招聘一名軟體測試工程師的話,應聘者就會少很多。”北京紅旗中文貳仟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才勇最近發出感嘆:“要招聘到一個合格的軟體測試工程師太難了。”
為此,今年年初,胡才勇委託北京軟體産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為公司舉辦了“測試工程師定制培訓班”,考核合格者全部安排到了公司就業。
根據51testing軟體測試網提供的一份調查報告,目前近91%的國內軟體企業配備了測試隊伍,更多的企業通過軟體測試來提高自身的軟體産品質量。總體上,69%的企業認為通過測試後軟體質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所有的招聘網站都開始發布同樣的信息:軟體測試工程師供不應求,企業招聘不到合格的人才。智聯招聘撰文稱,“從入門級的初級測試工程師到高級測試工程師以及項目負責人全線短缺。”
智聯招聘2006年的薪酬報告顯示,軟體測試人員的起薪從3000~5000元/月不等,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月薪則可達8000元。目前,單獨設立測試部門、對測試人員有強烈需求的企業大多是較大規模的軟體企業。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也發布信息,稱未來幾年軟體測試員這一職位,將會産生大量的市場需求。
“隨着軟體市場的成熟,人們對軟體作用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軟體的質量和功能可靠性也正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國家應用軟體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軟體産品質量檢測中心)副主任謝騰翔對記者説,目前,中國軟體産業在産品性能和功能測試領域都存在着嚴重不足,中國軟體公司已開始認識到,軟體測試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軟體企業的前途命運。
據謝騰翔介紹,2002年,她在接觸軟體企業時發現,軟體産品質量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企業幾乎沒有配備一名軟體測試人員。軟體開發出來後,就從軟體開發人員中抽出幾個人來,隨便測試試用一下,“這樣測試的水平肯定很低”。
當時,中國軟體企業裏,軟體開發人員與軟體測試人員的比例為10:1。其實,國外的大多數軟體公司,1個軟體開發工程師便對應1~2個軟體測試工程師。
謝騰翔認為,軟體測試並非傳統意義上産品交付前單一的“找錯”過程,而是貫穿於軟體生産過程的始終,是一個科學的質量控制過程,這直接導致了軟體測試工程師職位需求的增加。
“造成軟體測試人才缺乏的原因是,現行的高校專業裏沒有軟體測試專業。”謝騰翔説,雖然在一些軟體學院有軟體工程專業,但對於軟體測試的理論研究非常缺乏,更談不上軟體測試實踐了。
“除了必要的知識準備外,一名合格的軟體測試工程師還必須具備批判、否認一切的精神。”謝騰翔説,這樣才能發現軟體中存在的問題。“這一點對他們的綜合素質就要求很高了。”
為了提高我國整體軟體産品質量,並解決幾年來北京地區大多數軟體企業缺乏高質量軟體測試人才的現狀,國家應用軟體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軟體産品質量檢測中心),日前發布了《關於為北京軟體企業定制培養“軟體測試工程師”的通知》,對希望進入軟體測試行業的求職者或在校學生開展軟體測試工程師的培養工作。並且,中心也為企業定制培養軟體測試人才。
軟體測試人才的缺乏,也催生了軟體測試人才培訓這個産業。記者在百度搜索發現,軟體測試培訓機構就有上百家。但是,對於測試培訓機構的資質認證以及培訓質量卻缺乏相應的監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