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4-25 記者:李淵 來源:《人民日報》2007-04-25 7版 |
|
|
記者剛到澳大利亞赴任後,首先需到銀行開戶。銀行方面説,你需要提供稅號,不然到結息的時候,銀行會收你最高的利息稅。去買汽車,車輛交易所方面問,稅號呢?沒有它不能辦理交易。在稅務局申請了稅號後,若干天后收到稅號並附信説,這個號碼將跟隨你一生,今後不管你換了什麼身份,登陸澳大利亞就用這個號碼了。 在澳大利亞,辦許多事只有身份證不夠,還得加上稅號。而稅號制度的採用,正是澳大利亞個稅徵收有保證的最基本環節。 澳大利亞的徵稅年度從每年7月1日開始,至下一年的6月30日止。稅收由聯邦政府稅務局管理,該局在各州市設有分局,代表聯邦政府收稅。 對佔社會大多數的領薪者來説,僱主有責任在發工資時將其所得稅預先扣除並交稅務局。每年報稅時間到了,僱員自己再填寫一份申報材料。稅務局會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根據各項減免規定,多退少補。如果未提供個人稅號,發薪單位將以47%的最高稅率扣除領薪者或養老金領取人的稅金,外加1.5%福利保險稅。社會福利部門也會拒絕向其發放福利金。 澳大利亞稅務局提供多種語言幫助納稅人解答個稅申報方面的問題,其個稅徵收和監督體系的設計,也起到了鼓勵人們誠實報稅的作用。全社會普遍的如實交稅的意識,是由一個嚴密、公正的條款設計和懲罰嚴厲的稅制體系培養出來。 澳大利亞稅法的懲罰規定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處罰:故意少報收入多報開支的,罰漏繳稅款額的75%;在審計過程中主動申報補稅的,罰少繳稅款的60%,如在審計以前補報的,則交15%比例的罰款。無意的少報罰款25%,如有抗拒則罰款30%。對少報收入,除罰款外,還有罰息。若逃稅傾向嚴重、情節惡劣的,則刑事處罰。 面對浩如煙海的個稅申報材料,稅務局監督的做法是普遍抽查和重點監控。這其中,選案、稽查、審理、執行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並且在程度上很明確,盡量減少稅收執法的隨意性,同時體現稅收的剛性原則。
重點監控的對象主要是一些社會名流政要。這些人若想將這年的收入多留些,稅法給他們指出一條出路,那就是向社會捐贈,或者投資國家鼓勵並扶植的項目,比如去造林、拍電影等。 監督逃稅,還有一招——舉報。稅務局有責任將舉報人的資料保密。同時,納稅人也有權利取閱稅務局持有的關於本人的資料。遇有爭議,也有申辯的機會。 總的來説,澳大利亞是一個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較低,稅率較高,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被劃進納稅範圍,普遍徵收,有利於強化公民的納稅意識,同時調節了公民之間的收入水平,也有利於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 (本報堪培拉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