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4-04 記者:林威 來源:《中國證券報》2007-04-04 A11版 |
|
|
中國石油化工設備一位行業官員昨日&&,得益於油價的上漲,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去年發展迅猛,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往年,總體上呈石油鑽採設備強,煉油化工設備弱的局面。 “在原油上漲風暴中,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也算得上是‘近水樓&先得月’。”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志明在此間舉行的石油石化工業及裝備市場與發展研討會上説,“原油價格直接刺激了對設備的需求和增長。” 2006年末,全行業擁有資産總額674億元,同比增長30%,大大超過2005年7%的增速。該行業完成工業總産值740億元,同比增長42%,遠超過2005年3%的增速。此外實現利潤總額54億元,同比增長85%。 “該行業市場前景良好,産值效益高速增長,”趙志明説。他認為,這種增長不僅表現為國內的需求增加,同時也表現在中國對國際市場的出口增多。海關數據表明,2006年我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進出口總量為93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順差為42億美元。 但趙志明指出,各行業在産品結構上存在差異,石油鑽採設備行業的出口形勢好,呈大量順差的狀態。 2006年進出口總量為48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順差為38億美元,而煉油化工設備行業還處於較大的逆差狀態,2006年進出口總量為19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逆差為8億美元。 他解釋説,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石油鑽採設備製造領域採取引進技術、科技和貿易結合以及中外合資的方式,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國際先進的石油鑽採設備製造技術,目前出口大增,但在煉油化工設備製造領域,由於不掌握眾多石油化工裝置工藝流程技術,因此多年來石油化工流程中的關鍵工藝設備、專利設備長期依賴進口。 壓力容器製造行業進出口狀況介於石油鑽採和煉油化工兩者之間,去年進出口總量為12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順差為12億美元。儘管該行業也存在順差,但主要是低附加值産品出口,利用的是國內廉價的勞動力和低價資源,類似於資源出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