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認同吳曉靈:中國經濟很健康
    2007-03-14    記者:朱周良    來源:《上海證券報》2007-03-14 封八

  應邀出席十國集團(G10)央行首腦會議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本週在瑞士巴塞爾&&,中國經濟依然“很健康”。她的觀點也得到了包括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在內的G10央行首腦認可,他們一致認為,此前發生的全球股市大跌並非危機,而只是一次“有益的風險提示”,全球經濟增長依然十分強勁。

中國再成熱點話題

  國際金融專家王元龍教授&&,中國本身並不是G10成員,但近些年來,G10會議邀請中國官員參加已成慣例。這一次可能是副手會議,所以吳曉靈應邀出席。另外,除了作為會議主席的特裏謝,還有美聯儲副主席科恩以及日本央行總裁福井俊彥等其他央行首腦出席。
  10國集團(G10)其實是由11個工業國組成,包括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荷蘭、瑞典、瑞士以及比利時。在被稱為“中央銀行的銀行”的國際清算銀行的框架下,G10央行首腦和財長定期舉行會議,探討經濟和金融合作事宜。一般性,G10央行行長和財長的會議一年舉行一次,時間是在每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秋季會議期間。
  由於上次的股市大跌最早從中國開始,因此,中國股市和經濟自然成了此次G10會議的熱點話題。“股市總是會有漲有跌,”面對外國 記者的提問,吳曉靈在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説,“如果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策時能夠更為理性,會更有利於股市的發展。”有記者問到中國的經濟狀況,對此,吳曉靈肯定地答道:“非常好。”
  另外,早在之前傳聞中國有意建立專門機構運作部分外匯儲備時,外界就有種種猜測,認為中國可能會採取更多元化的外匯投資策略。在此次會議期間,美國彭博社的記者也就此當面向吳曉靈發問:中國還會不會繼續買入美國國債?對此,吳曉靈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G10:股市大跌焉知非福

  由於此次G10會議前,全球股市剛剛遭遇了一輪市值損失超過3萬億美元的大跌行情,因此,主要經濟體央行對於當前和未來形勢的判斷,也受到市場普遍關注。不過,從會後的表態來看,各國央行首腦對於市場前景和經濟狀況仍信心十足。
  全球經濟增長“繼續保持強勁”,本次會議主席特裏謝在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説。他進一步指出,前期的股市普跌,還不能構成“危機”,而更應該被視為一個“有益的風險提示”。他還&&,與會央行首腦們都相信,從經濟基本面來看,“沒有什麼可以成為觸發股市調整的理由”,並且他們認為,類似的股市下跌會引發實體經濟的調整。
  特裏謝還暗示,近期的股市波動從某種程度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哪怕與會的央行官員並未就此得出定論。但是,“在一個風險偏好處在歷史最高水平的環境中,並且許多市場存在對風險過於低估的現象,這樣的一幕(指股市突然暴跌),其實是一個有益的提醒,表明所有市場都存在風險。”特裏謝説。
  雷曼兄弟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保羅謝爾德也對記者&&,前期的股市震蕩或許“並不預示着未來經濟將陷入嚴重的困境”。他認為,要使類似的市場連鎖反應演變成真正的嚴重金融風暴並由金融市場傳導至實體經濟,一般需要經濟基本面出現一些嚴重改革,但“此次全球股市暴跌看起來並不符合上述情形。”

美經濟只是“有序降溫”

  眾所周知,本輪股市下跌的一個重要誘因是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特別是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有關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言論。然而,在本次的央行會議上,各國央行首腦卻都不約而同地站到了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一邊,看淡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
  在代表與會官員回答記者提問時,特裏謝&&,美國經濟衰退並不在各國央行首腦的“設想之中”,他們相信,美國經濟將繼續保持“有序降溫”。此前,格老曾預言美國經濟可能在今年年底進入衰退,幾經“版本修訂後”,格老的最新觀點是美國經濟有“三分之一的概率”在今年轉入衰退。不過,格老的繼任伯南克則認為,即便經歷了上次的股市大跌,美國經濟增長仍趨於改善。
  “我們相信美聯儲自己的分析和判斷,”特裏謝説,言下之意,格老的衰退預言並不足為懼。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初的估計,全球經濟仍處在30年來最快的5年連續增長期中,2007年的增速有望達到5%。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