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3-02 記者:盧錚 來源:《中國證券報》2007-03-02 A12版 |
|
|
今後,非公有制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將受到鼓勵。國防科工委昨日&&指導意見對此作出相關規定。業內人士分析,這意味國家絕對控股的軍工産業將為非公資本騰出更多“活動空間”。 國防科工委在《關於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逐步擴大非公有資本對國防科技工業投資的領域,形成規範、有序的開放性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格局;允許非公有資本對軍品科研生産項目和基礎設施進行投資;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參與軍品科研生産任務的競爭和項目合作,以及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飛機、民用船舶等軍民兩用高技術開發及其産業化。 同時,《指導意見》還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軍工企業改組改制。除戰略武器裝備生産、關係國家戰略安全和涉及國家核心機密的重點保軍企業外,非公有制資本可以通過參股、控股、兼併和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其他軍工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在國家政策允許範圍內,非公有制企業在軍品市場准入、任務競爭及參與軍工企業改組改制等方面將與軍工企業一視同仁。 東方證券軍工行業資深研究員陳剛認為,《指導意見》的&&是必然的,是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要求。《指導意見》的發布,與國防科工委“小核心、大協作”的思路是一致的。陳剛解釋説:“‘小核心’是指關係國家戰略安全的整機産品生産、核心産業仍集中在十一個國有軍工集團,軍工行業目前屬於國家絕對控股的七大産業之一;‘大協作’是指軍工産業元器件、零部件、部分民品生産以及外部非核心領域可以向民營資本開放,鼓勵非公資本參與行業生産及企業重組。” 去年12月,國資委發布《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明確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七大行業將由國有經濟控制。國資委規定,對於軍工、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開發及電網、電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應保持獨資或絕對控股。這一領域國有資本總量增加、結構優化,一些重要骨幹企業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但國資委官員&&,&&有關國家絕對控股七個行業的政策,並不是排斥外資和民營企業進入這些領域。只是説明國資委要重點投入這些行業或不準備轉讓這些行業的企業股權。 業內人士分析,國防工業的現代化、軍民結合的産業發展方向不會改變。資産的注入和民品的拓展是軍工企業發展的必然之路。軍工企業如果要發展,必須注入優質資産,獲得再融資的能力;必須壯大民品,實現軍民結合,這樣才能抵禦軍品周期的影響。 東方證券研究員陳剛&&,儘管長期來看國防科工委《指導意見》的&&合乎軍工産業發展思路,但對行業板塊短期影響不會明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