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了法國葡萄酒的救星
    2007-03-01    作者:埃裏克•佩普 陳一 譯    來源:《環球時報》2007-02-26 6版
  美國《新聞周刊》3月5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題:波爾多約會北京 初學喝葡萄酒的中國人可能顯得很笨拙。一些人在波爾多葡萄酒中加入冰塊稀釋,更糟的是兌入可口可樂。而當商人們舉杯祝酒時,通常喜歡喝幹。
  但是,有遠比嘲笑和輕視這些沒經驗的人更重要的事。一直為國際市場份額持續下降所煩心的法國葡萄酒商正把求援之手伸向中國,將其看成潛在救星。波爾多最近開始為其主要的葡萄酒品種印製中文清單。“中國不一定成為最大的市場。”在華銷售高檔葡萄酒的一名法國商人説,“但會在10年左右向這個目標靠近。”
  中國已走上葡萄酒消費大國的道路。去年,中國葡萄酒進口量比前年增加一倍。與法國的57升相比,中國人均年消費量只有0.7升,還有很大增長空間。難怪專家預測,到2010年時中國葡萄酒進口量將增加36%。
  當法國葡萄酒消費量下降時,生産商和經銷商很沮喪。法國迫切地需要中國。波爾多葡萄酒生産商菲瑞斯的酒有80%銷往亞洲。他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如此之大,以至於每天要花一小時學漢語,“對我來説,中國便是我的未來。”
  愛好品酒可能是中國崛起的一個自然延伸。2008年奧運會召開前,許多豪華賓館、酒店在中國大城市裏雨後春筍般涌出。到2025年時,中國的中産階級很可能超過5億。中國鼓勵人們從喝大米和其他糧食作物釀造的酒轉向喝葡萄酒,一方面是出於健康原因,同時也為節約糧食。難怪從2001年以來,很多種葡萄酒的進口關稅已從120%下降到48%。低檔進口葡萄酒在中國每瓶只賣4到5歐元。
  法國很幸運,因為中國人“仍然認為法國的葡萄酒是最好的。”華人聚居區的千萬富翁們(中國大陸爆發戶越來越多)通常是根據葡萄酒的産地而不是口味來購買的。“一瓶貝托斯或伊甘葡萄酒在中國能賣出任何高價。”一名酒商説,“它是財富的象徵。”
  相關稿件
歷史學家指出:希特勒紅酒應該是贗品 2007-02-28
“健康飲酒中國行”公益活動啟動 2007-02-16
[年貨抽查]逾九成白酒産品質量合格 2007-02-13
洋品牌紛紛加入中國酒店市場競爭 2007-02-12
《時代》雜誌:巴西現在流行家庭自釀啤酒 200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