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質防偽 現代包裝越來越"聰明"
    2007-02-27    作者:林其水    來源:《中國青年報》2007-02-27 11版
    隨着人們環保和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要求商品(尤其是食品)包裝不但要外觀精美,整體結構要合理,更要有良好的保質和防偽功能。研發人員也一直在研製開發更科學的包裝技術和包裝材料,其中智能標籤的應用最受關注。
    智能標籤目前通常指的是無線射頻識別標籤,它是標籤領域高新技術産品,如今已在産品包裝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並有逐步替代傳統産品標籤和條形碼的趨勢。
    智能標籤包含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電子標籤,隱蔽或公開的商標保護指示器或提示産品狀況的傳感器。電子標籤主要由芯片和天線組成,芯片主要用於接收和傳送數據,通過由閱讀器發出的無線射頻信號來讀取,閱讀器與天線和計算機網絡相連,形成一個電子模塊,閱讀器發送來自其天線的特殊信號給特定區域的電子標籤,再將反饋信息處理後傳送給計算機網絡,從而使管理人員得到商品信息。
    智能標籤具有小、薄、柔(製作的産品可達到0.1毫米左右厚度,大小通常從幾毫米到近20厘米,可隨意扭曲、彎折)的優點,數據信息讀取速度快,有防衝撞的讀寫特性,並且能同時讀寫多個電子標籤。智能標籤可以攜帶數據,並可將其芯片中存儲的數據通過專門的讀卡器以無線的方式快速讀取,在工作過程中還可非常方便地對其數據進行改寫。智能標籤在使用時可以做到無須連線、無須電源、無須接觸。
    智能標籤可以幫助廠商和消費者實時了解商品庫存、流通、保質等情況,具有産品鑒別、防偽、防盜、管理等多種功能。
    例如,很多食品和藥品等的包裝必須在特定的溫度和低污染環境下儲存運輸,一般的標籤無法了解和監控産品保存的溫度和保質情況,而智能標籤就可以在産品貯運過程中適時監控對溫度要求敏感的易腐爛産品的溫度,警示廠商防止溫度變化對産品的影響。
    再比如,倉庫管理員可以利用智能標籤了解貨架上的産品種類和數量的信息,來核對産品庫存數據而判斷産品的銷售情況。
    此外,智能標籤提高了傳統標籤的防偽效果,尤其在藥品包裝中,它的防偽功能已大大超過傳統的條形碼標籤。
    智能標籤的相關産品在商品生産、貯運、銷售的庫存管理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在日本,日立、富士通和凸版印刷株式會社已經大規模生産並銷售智能標籤。在美國和歐洲,包括沃爾瑪在內的主要零售商都在努力推廣智能標籤的使用,2004年6月沃爾瑪公司就要求2005年開始啟用RFID技術管理貨品,要求其主要的100家供貨商在2005年前必須使用智能的RFID標籤,並在一兩年內要求絕大部分供應商都要使用標準的智能標籤。在歐洲,2005年市場已達到50億美元以上,並以每年約4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08年,全世界的RFID標籤的使用量將達到200億個以上,屆時零售業將會全面普及應用RFID的智能標籤。
    但是,智能標籤的普及應用還面臨着成本過高的瓶頸。單個智能標籤的製作成本比單個普通條形碼標籤的成本高出數十倍。但是,隨着技術的進步,一方面智能標籤性能更加卓越,應用更加便捷,另一方面製作成本不斷降低,而一旦大規模應用,其規模成本也將大大降低,智能標籤必將大有作為。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