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2-08 記者:王文清 來源:《上海證券報》2007-02-08 4版 |
|
|
外國觀察家比中國學者更看好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這一規律在近日於北京召開的英國“《經濟學人》世界2007年會”上再次得到驗證。不論該刊執行主編丹尼爾 弗蘭克林博士,還是該刊亞洲經濟編輯或者駐華首席記者以及東京分社社長,這些習慣於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資深編輯記者們在“中國前景”這一問題上卻找到了共識。 “2007年中國經濟仍會繼續前行,事實證明中國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已經得到了提升,我們預測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速雖然會略微放緩,但即使是9%的增長率也仍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經濟學人》執行主編丹尼爾 弗蘭克林先生在與會的將近200多位中外企業界、學術界和政界人士面前表達了他對中國經濟的樂觀態度。 “大家擔心中國經濟過熱以及出現緊急剎車的事情,但我認為這樣的事情並不會發生”,《經濟學人》亞洲經濟編輯胡黛兒女士對中國宏觀經濟有着長期的跟蹤研究,她認為有關中國固定資産投資的數字有誇大的成分,實際上中國的資本回報率仍在繼續上升,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説明中國投資過度的問題並不明顯。從消費方面觀察,雖然中國人有着節儉的傳統,但年輕一代更傾向於超前消費,近年來中國的消費者支出仍保持8-9%的增長,增速比美國要快得多,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正在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過渡,對投資的依賴正在減弱。關於出口方面,胡黛兒女士認為美國經濟增長在房地産泡沫趨於破滅的影響下可能放緩,這將對中國的出口造成壓力,但中國向歐盟出口的增加會抵消這一負面因素。 關於中國經濟面臨的資産價格升值問題,《經濟學人》執行主編丹尼爾博士並不&&特別的擔心。他認為資産價格升值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把中國孤立出來沒有實際意義。只要中國經濟的增長不會在北京奧運會後突然失速,資産價格上升就不會成為破壞性因素。 財政部副部長李勇、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北京大學副校長吳志攀、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參加了本次“《經濟學人》世界2007年會”,並做了演講,近兩百多位跨國公司代表和專家學者以及部分外國駐華使館代表參加了本次年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