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價漲成新寵 只輸時間不輸價
    2007-01-31    記者:楊曼    來源:《市場報》2007-01-31 4版

  1月30日,北京工美大廈玉石商場的一位營業員向購買玉器的顧客介紹玉石。方雲偉 攝

  記者了解到,這兩年來在北京市場上,白玉的佔有率從20%上升到30%,白玉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有專家預測,未來幾年裏,白玉與翡翠的售賣比例將會出現較大調整。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林經理告訴記者,白玉由於其原料的稀缺性,價格決不會風潮一過價格就落,仍將維持穩健的增值勢頭。

新行情:軟玉硬玉齊漲價

  果然是風水輪流轉,繼幾年前的水晶熱、翡翠熱之後,今年的珠寶市場開始流行白玉。
  4年前標價5萬元的玉鐲,今年已經賣到了10萬元;5年前價值10萬元的玉雕,今年已經標價35萬元……日前記者在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了解到,自去年以來,白玉市場突然走俏,很多珠寶商都搶着做白玉的生意,拉動白玉的整體價格走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白玉是繼翡翠之後的第二個消費熱點,尤其是玉雕,行情漲得十分厲害,年均增幅達到50%以上。從2005年底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裏,白玉的整體價格也上漲了50%,就連2006年初買的白玉,到現在價格也已經漲了30%左右,一些高檔的白玉價格甚至已經翻番了。白玉的價格漲幅已經超過了翡翠30%的年漲幅。“今年被珠寶業界稱為白玉年,今年也可能成為白玉價格上漲最猛的一年。” 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的林經理告訴記者。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總體來説,玉可以分為硬玉和軟玉兩大類,硬玉指翡翠,軟玉則主要指白玉,也包括琥珀、水晶等傳統玉石。今年,無論是軟玉還是硬玉,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上漲的境況。
  翡翠的風潮雖然有所回落,但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轉。有數據顯示,近10年來,翡翠的價格平均上漲了幾倍,部分珍品上漲幾十倍。2006年1月份在上海城隍珠寶舉辦的拍賣會上,當時一隻翡翠手鐲的估價是36萬元,而到了8月份,這只手鐲的估價已經上升到了88萬元。

探原因:原料緊缺是根本

  導致玉器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原料價格的上漲。玉作為一種較為稀缺的天然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點。因其礦藏資源稀有,近幾年來,無論是軟玉還是硬玉的原料價格都在節節攀升,使得玉器市場隨之水漲船高。
  新疆和田産玉河床是白玉中的極品籽玉産地,由於其已被當地政府禁止開採,因此白玉的原料價格呈直線上升的狀態。記者了解到,2002年賣2萬元一公斤的和田玉原料今年已漲到20多萬元,4年間攀升了10倍;而以前三四十萬元一公斤的高檔白玉原料,現在早已賣到100萬元一公斤了。據悉,由於原料價格猛漲,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以青海料、俄料充當和田白玉的現象。
  翡翠價格上漲的原因也是原材料越來越稀缺。好的翡翠多産自緬甸,尤其寶石級的翡翠僅産於緬甸北部很小的一片區域。以前緬甸採用掠奪式的機械開採,消耗度很大,尤其是優質的原材料,賣一塊少一塊。如今,當地政府為了保護礦産,對翡翠的開採也&&了一些政策限制,就使得優質翡翠的稀缺性更加凸顯。
  “優質的翡翠原料本來就少,加上一些限制政策,高檔翡翠的産出率也就越來越低了,高端的翡翠産品也就越來越貴了。”專家&&,2006年上海的一個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一件翡翠97萬元,而今年同一個主辦方舉辦的拍賣會,百萬元以上的翡翠多達數十件,“行情漲得非常厲害”。

訪市場:價格不變市場平穩

  玉器産品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供其平時佩戴、把玩,價格相對較低;另一類是面向高端客戶的,主要用於收藏,很多都是名家製作。記者了解到,目前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是後者,消費類玉器的價格依然保持平穩,對普通消費者沒有影響。
  1月21日,記者來到了北京西單商圈。在君太百貨和西單商場,記者發現,相對於其他櫃&前熙熙攘攘的客流而言,玉器櫃&的顧客少得可憐。記者詢問玉器的銷售情況,商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年底買珠寶和黃金飾品的人比較多,玉器銷售沒有那麼火爆。工作人員&&,很多消費者願意在夏天購買玉質首飾,冬天基本算是淡季。談到玉器的價格,工作人員&&,普通的首飾、挂件的價格沒有什麼變化。
  在一個專營和田玉的櫃&前,記者看到,這裡的普通玉器價格在3000至8000元之間,稍微高檔一些的都在萬元以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1萬到3萬元之間的印章、玉佩賣得比較好。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和工美大廈,這兩個地方的玉器櫃&前也沒有什麼顧客。記者詢問玉器的銷售情況,工作人員&&,最近來詢問高檔玉器的顧客有所增加,銷量沒有明顯變化。普通的玉器首飾銷售比平時多一點,但也沒有太多變化,大多數來購買的都是千元左右的玉墜等挂件。記者詢問玉器價格有沒有什麼變化,工作人員&&,高檔的翡翠鐲子、玉佩的價格漲了一些,“對普通消費者不會産生影響。”工作人員補充説。

析前景:高端産品才有投資價值

  原料漲價使得成品玉器價也日漸走高。北京玉學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預計未來3到5年內白玉的價格還會翻幾番。“就算短期內價格沒有上去,長遠來看也必然走高,所以説是只輸時間不輸價。”
  記者了解到,目前玉器市場已經開始注意品牌效應,名家、名牌、名品玉器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玉器的價值。另外,一些曾經做房産、股票的人都將部分資金轉移到投資玉器上來,也帶動了玉器投資、收藏的熱潮。採訪中,專家提醒消費者,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玉器投資也不例外,並不是所有的玉器都有升值的空間。
  北京玉學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與其他珠寶一樣,品質越上乘的白玉其投資價值越高。並非所有白玉都擁有客觀的升值空間,目前市場上只有萬元以上的羊脂玉才有投資價值。
  中國白玉研究會副會長夏惠傑&&,現在佩戴、收藏、投資各種玉器的人很多,但投資玉器不能“趕時髦”。愛玉、收藏玉首先要懂玉,要學會一些基本的辨識玉器的知識,懂一些我國傳統的玉文化歷史淵源,這有利於自己選擇正確的玉器投資方式。只有懂玉識玉,才能減少投資風險。
  而對於翡翠而言,專家&&,因為原料稀少,如果是真翡翠一定能夠“保值”,但是能否“升值”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通常只有10萬元以上的高檔翡翠才有投資價值,因為作為投資品,價格變化有一個周期,只有十幾萬元以上的高檔翡翠才會有足夠的回報率,如果購買的是普通翡翠,其投資價值就比較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