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1-18 奚寧宇 李勁峰 來源:《人民日報》2007-01-18 16版 |
|
|
“第12號車開始發車,請司機做好準備,準時發車”——在德茂莊的快速公交停車場,這樣的催促聲不絕於耳。只見指揮人員在調度室裏運籌帷幄,一輛輛身長18米的快速公交魚貫而出。一切看起來都有條不紊,偌大的停車場秩序井然。 “我們的運營表排得非常清楚,幾點發車、幾點收車,每個司機都瞭如指掌。車上都安裝了GPS衛星定位系統,通過視頻可以監控每輛車的運行情況。這樣就可以根據時段和路況信息適時調配,比較有效地避免了車扎堆和供應不上。”調度室裏的工作人員解釋説。 據車隊負責人鐘寶元介紹,現在快速公交1號線每個工作日平均載客10萬人次,節假日高峰期可達20萬人次。雖然快速公交佔用專用車道,而且投資比普通公交大,但是它容量大,排放也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歐Ⅲ標準,人均下來,它的能源消耗量和土地佔用量非常小。“發展快速公交是全球趨勢,它環保又節能。同樣拉10萬人,消耗的資源少、創造的效益大,這就是快速公交。” 筆者在快速公交售票亭買了一張兩元的全程通票,正值周末中午,買票的人也不少。“這車和普通的公共電汽車一樣,可以用市政交通一卡通。”一位排在前面的乘客熱心地告訴筆者。“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人更多”,售票員小李説。順着人流走進候車區,這裡早已被柵欄規範好,分為立席和坐席。在大約3分鐘的時間裏,共有3輛快速公交進站。在指揮人員的管理下乘客們按順序上車,毫無擁擠和吵鬧。車門寬大,車前部為站席區,扶手較多且高低分佈有序,座位較少卻設立了一個嬰兒專用座椅;中部空間最大,座椅可以折疊,可放可立;後部為坐席區,約有30個座椅。 在駕駛座旁的一個小屏幕上,紅綠色的點正沿着一條線在不停移動。司機介紹説,這個就是GPS衛星定位系統。“除了這個,我們車內還安裝了自動報站器等高科技設備。”
公交車啟動後,駛入了快速公交專用車道。雖然不斷地超過旁邊車道上的汽車,但車體一直運行平穩,車速均勻,即使在站&停靠時也毫無顛簸、噪音很小。雖然是客流低谷時段,載客量卻一直保持在100人左右。 通過天壇站後,快速公交開始駛入混合車道,速度明顯減慢。從德茂莊坐至前門,全程15.8公里,單程只花費了42分鐘。 一位呂姓乘客告訴筆者,由於快速公交車站相對獨立,因此上下車速度特別快;因為車來得頻繁,所以上下班高峰期上車也不擁擠;在售票廳提前買票,不會堵塞車門耽誤其他人上車。“快速公交就是快,現在上班的時間把握得準了,我再也沒遲到過。” 雖然有私家車,但馬麗還是坐到了筆者身旁。“現在油價太高了,停車場又難找,自己開車不划算。快速公交有空調,冬暖夏涼很舒服,乘公交比開私家車方便多了。”馬麗的話倒是説到了交通管理部門的心坎上——理論上講,快速公交舒適快捷比私家車差不了多少,它希望吸引的不僅是普通乘客,也是讓私家車主有另外一個選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