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音像市場回暖促進文化産業發展
    2006-12-27    艾芳 李彥平    來源:《經濟日報》2006年12月27日 4版
    今年以來,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中央宣傳部、中央政法委、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等十部門聯合開展的“反盜版百日行動”以及12月啟動的“保護知識産權,反盜版天天行動”,重點打擊盜版音像和計算機軟體製品,全國音像市場得到了明顯凈化,經營者守法經營的意識明顯增強,全社會抵制盜版製品的自覺性明顯提高,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打擊盜版的同時,市場正版製品的銷售量是否有所上升?正版回暖對我國文化産業發展有何意義?
    日前,記者來到北京西單圖書大廈三樓的音像超市,恰逢周末,來選購音像製品的人非常多,銷售員介紹説:“我們這裡所賣的商品都是正版的,質量可靠,銷售很好,尤其是八九月份以來銷量更好。”在談到反盜版對其影響時,銷售員很肯定地説:“反盜版當然對我們有很多好處了!如果反盜版能夠堅持下去,不但對我們正版音像店是個支持,時間長了,人們也會養成到正規音像店購買正版光盤的意識。”
    記者發現,與盜版光盤多為影視和游戲光盤不同,大廈的貨架上各種音像製品琳瑯滿目,許多在盜版市場根本看不到的製作精良、專業性強的音像製品一應俱全,一般單盤售價多在10—15元左右,價格低且品種多使選購者絡繹不絕。銷售員告訴我們,即使是最新的影視作品,他們店的銷售狀況也很好。記者看到貨架上有很多極具收藏價值的經典影視作品和名著選讀,這些正版精品光盤在質量和市場細分上都和盜版光盤拉開了距離。在政府反盜版舉措的有力打擊下,全國各地正版音像製品的銷量日漸回暖。據了解,根據北京、廣州等地幾家音像批發商提供的消息,今年七八月份的正版音像製品日銷售量平均上升了20%左右。
    當記者詢問銷售員是否有電腦裝機常用軟體時,銷售員説:“我們這裡賣這種軟體很少,一般正版的Office軟體售價是3058元,都快趕上一個電腦的價格了,一個Windows專業版售價是1800元,一般都是一些大企業來買,個人消費者很少。”過高的售價讓人們在正版裝機軟體面前望而卻步。由此看來,今年西安和石家莊推出的百元預裝正版套餐的做法還是很值得借鑒和推廣的。
    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一對選購音樂光盤的年輕人對記者説:“正版確實音質好,一聽就知道,效果不一樣,我們肯定要買正版。”一位女士&&:“我以前也買過盜版盤,但是在電腦上讀不出來,而且盜版盤很容易毀壞機子,所以我現在都買正版盤。”看來隨着百姓知識産權意識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識到,儘管盜版軟體價格低廉,但其使用和維護的長期隱性成本要高於購買正版軟體的一次性投入。
    有關專家認為,長期使用盜版産品對消費者和國家文化産業創新能力都是極大的損害。盜版迫使創作者不願或者不敢投入鉅資去創新,市場上原創精品文化越來越少,民族音像産業步履維艱,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我國出版、影視等文化産業的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通過全國“掃黃打非”辦等十部門聯合開展的“反盜版百日行動”,嚴厲打擊了市場侵權盜版的行為,各地圖書、音像正版製品銷量逐步回升,這一方面表明我國政府採取有力措施遏制反盜版行為成效顯著,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政府打擊侵權盜版的堅強決心和重振文化産業的信心。
    為提高全民知識産權意識,促進知識産權制度更好施行,每年4月26日“世界知識産權日”期間,我國有關部門都會組織活動,以增強全社會的知識産權保護意識。今年北京還舉行了“中國保護知識産權成果展覽”,這也是我國首次舉辦以保護知識産權為主要內容的大型展覽。展覽不僅宣傳了我國知識産權保護取得的成果,更是對公眾進行了一次良好的知識産權教育。
    打擊侵權盜版,保護知識産權,除了依靠國家法律法規的健全和政府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強之外,還要靠廣大消費者的大力支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