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照片 | 寬帶年繳費套餐到期後,如果要取消寬帶服務,一定要到電信營業廳辦理解除手續,否則將自動延續寬帶服務,而繳費優惠則被取消;停機保號到期後,如果要繼續停機保號,一定要到電信營業廳辦理延期手續,否則將會開通電話並收取月租費。令福州電信用戶不解的還有,電話欠費停機後,一定要及時繳納欠款,否則電信公司仍將每月收取月租費等等。最近發生在福州的一起電信收費服務糾紛發人深思。 一些電信用戶認為,這些條款是壟斷企業制訂的不合理條款。福州電信分公司則認為,用戶在解讀上和認識上存在誤讀,在簽訂協議時應仔細看清條款,提高法律意識和信用意識。專家建議,消費者協會等組織應該對電信公司提供的協議進行公平性審查。同時,電信部門也應該加強宣傳,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寬帶套餐業務到期沒有辦理解除手續被扣費
2006年3月,福州一家茶葉店的老闆黃安全向福州電信分公司申請開通了寬帶年繳費業務,一次性繳款580元,有效期從2006年3月1日至2007年2月28日。 黃安全告訴記者,2006年6月,因為中國鐵通的寬帶業務比較優惠,他便改用了鐵通的寬帶,電信的寬帶便停用了。號碼是店舖的,很多客戶知道這個號,就沒有取消。 “當時我想,電信寬帶已繳的一年費用沒用完也就算了,沒想到到了2007年3月份,這個已過期的寬帶,還是被電信加收了寬帶費用58元,5月份、6月份也都一樣。”黃安全説。 據福州電信分公司反饋確認,黃安全在套餐到期後無上網記錄,3月-6月每月扣去58元月租費。記者隨後就此諮詢福州電信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回復説,寬帶年繳費業務到期後,如果沒有及時續費,就會按月付費標準每月扣除月租費。如果到期後不想繼續辦理寬帶,需到營業廳辦理解除手續。 黃安全對福州電信分公司這一做法非常不滿,“用戶和電信之間是買賣關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兩清。電信憑什麼到期後未徵詢用戶意見就默認開通了呢?” 對停機保號業務,福州電信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説,停機保號到期以後,需要到營業廳辦理延續手續,如果沒有辦理就會自動取消該業務,改為開機。 為什麼寬帶到期仍會延續,而停機保號就會取消呢?福州電信分公司市場部服務督查中心主任陳秀容解釋説,這是用戶對電信業務的誤解。事實上,用戶申請的是附加服務,到期後就取消了,而基礎業務則繼續保留。寬帶業務部分,用戶辦理的是優惠套餐,到期即取消,寬帶服務保留,按月付費標準扣除月租費;停機保號業務部分,用戶的停機要求到期即取消,而原來的通話業務保留。
多項收費服務遭質疑福州電信解釋按照協議辦理
黃安全由於被扣除了寬帶月租費,電話很快就因為欠費停機了。然而在欠費停機後,他每月仍收到電信公司的電話賬單,月租費20元,主叫顯示功能費3元。“既然已經停機了,既不能打電話,又不能接電話,為什麼仍然要收取23元的話費呢?”黃安全很不理解。 福州電信分公司工作人員回復説,如果沒有到營業廳終止服務的話,系統會默認這個號碼存在。因為號碼保留,佔用着電信資源,所以還會有月租産生。 記者問,如果一直欠費停機,月租費會一直扣下去嗎?工作人員説,在停機90天后,系統會自動搜索,隨時可能取消號碼。如果號碼沒有取消,那月租費就一直要扣下去。 停機保號也是佔用電信資源,但每月只需繳納5元,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福州電信分公司市場部一位負責人説,電信條例明確規定,用戶有義務繳費,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繳費,産生的後果應該由用戶承擔,因此用戶本就應該及時繳納欠費。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黃安全的情況不是個案。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用戶説:“電信公司有一次向我推薦一項業務説免費一個月,我一次都沒有用,也忘了退定。電信就一直自動扣費,直到向我推薦另一項業務我才發現。” 據記者了解,在全國許多電信公司,都有着和福州電信分公司類似的條款。面對質疑,陳秀容&&,電信公司和用戶之間都是有協議約定的。她以寬帶業務為例,根據《福州電信寬帶網業務服務協議》,“甲方(指用戶——記者注)申請年付費優惠,使用期滿後希望繼續享受該優惠的,須辦理續費手續,交納相應費用。若優惠期滿前沒有辦理續費手續,從使用期滿次月起乙方(指電信公司——記者注)將按照對應的月付費標準收取寬帶月使用費。若甲方不願在優惠期滿後繼續使用優惠套餐,須前往乙方營業廳辦理解除自動續費業務。” 陳秀容説,用戶在簽訂協議時應該看清楚,一方面要增強對協議的解讀能力,同時也要提高法律意識和信用意識,在簽訂協議後就應該遵守協議。
專家建議對電信協議進行公平性審查
“投訴才給處理,沒有投訴,就是白賺。”黃安全説,“電信公司倚仗自己的壟斷地位,制訂的霸王條款就等於挖了一個個坑等消費者來跳。” 據記者了解,黃安全在和福州電信分公司産生爭議以後,先後向福州市政府12345便民網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投訴,福州電信分公司最終同意退還寬帶到期後産生的寬帶使用費和停機後産生的所有費用。 但黃安全並沒有同意這樣的解決方法。“我的目的是希望所有的電信用戶,能夠拿起法律的武器,破除電信公司的霸王條款,維護所有用戶的權利,還廣大用戶一個公道。” 福州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甘滿堂認為,由於信息不對稱,與單個電信用戶相比,電信公司毫無疑問處於強勢地位。因此,一方面消費者協會等組織應該對電信公司提供的協議進行公平性審查,另一方面,電信公司要加強對相關規定的宣傳,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從而制訂出更加合法合理的協議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