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10-20 記者:孫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南京電
記者從無錫市農業局獲悉,無錫市新區長江綠島農貿市場某個體戶所售太湖銀魚經採樣檢測,發現含有大量甲醛成分。這是無錫首次發現“甲醛銀魚”,引起了無錫市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這種“甲醛銀魚”炒熟後韌性十足,嚼如橡膠,用手竟難以扯斷,外表可清晰撥出一層皮狀物。這種能蛻皮的銀魚,是商販為了防腐保鮮,將銀魚用高濃度甲醛溶液浸泡,加上放置時間過久所致。這种經甲醛浸泡後“出水即死”的銀魚,可保持數日不腐,色澤異常潔白透亮,極具“賣相”,韌性也大大增強。此前這種“甲醛銀魚”在蘇州已被查處。 目前,無錫市已迅速採取措施,工商部門已立案進行查處,並會同農林、質監、衞生、公安等相關部門對全市進行專項檢查,確保上市水産品質量安全。 甲醛為無色、刺激性氣體,易溶於水,其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具有防腐、保鮮作用。經甲醛浸泡的水産品顏色過白、手感較韌、口感較硬,如甲醛量加入過大,細嚼時有刺激感。《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衞生法》第九條規定,禁止生産和經營含有甲醛的食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