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抽查顯示:保鮮袋存在"短斤缺兩"
    2008-07-07    記者:俞麗虹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上海電 “限塑令”實施後,許多消費者都用保鮮袋取代原來的塑料袋,但成包出售的保鮮袋數量到底足不足?上海2日公布的抽查結果顯示,保鮮袋也存在較為嚴重的“短斤缺兩”現象。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保鮮袋規格很多,包括每包100隻、200隻等,消費者通常不會一一清點保鮮袋的具體數量。上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近期抽查了20個批次的保鮮袋,經檢驗,有6個批次的保鮮袋單件計數不合格,抽查合格率僅為70%。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規定,標注大於50隻的計數類定量包裝商品,其單件允許短缺量為1%,即標注為每包200隻的保鮮袋,可以允許短缺2隻。但在此次抽查中,上海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易初蓮花”牌食品保鮮袋,標注為每包200隻,實際數量最少的只有174隻,短缺量達到13%。
  上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部分企業管理制度、生産工藝控制不嚴格,造成保鮮袋單件計數不合格。目前,相關企業已被要求停止生産、銷售此類“短斤缺兩”的保鮮袋,並按規定進行整改。

  相關稿件
海關:塑料袋全球“失寵”導致出口大幅下降 2008-06-27
無紡布袋也是塑料袋 2008-06-16
塑料袋賣貴些並無不妥 2008-06-03
限制塑料袋使用已經逐漸成為全世界的共識 2008-06-02
塑料袋收費時代來臨 自覺“禁塑”令人期待 2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