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消費者:“中獎卡”中有陷阱
    2008-06-23    記者:孟喚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瀋陽電 遼寧省本溪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近日連續接到消費投訴,反映一種口香糖包裝裏有中獎獎券,獎金有的高達12.8萬元。為此,該市消費者協會明確指出此事是騙局,並提醒消費者注意“中獎卡”中有陷阱。
  對於口香糖中出現的獎券情況,該市12315指揮中心及時同生産企業取得了&&。企業稱,他們公司沒有開展過任何形式的有獎銷售活動,此事實屬不法分子的詐騙行為。
  據介紹,類似情況在其他省份也曾發生過,詐騙分子常用手段是:把“中獎卡”“刮刮卡”放入消費品裏,一旦消費者“中獎”,騙子就要求“中獎者”必須向指定賬戶匯入一定金額的個人所得稅(或2%的公證費用)後,才能獲得高額獎金或獎品。利用廣大消費者對公證部門的公信力進行詐騙。
  針對這些高額、鉅額抽獎類“中獎”騙局,本溪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提醒消費者:
  ——凡是要求“中獎者”先交費的“中獎”都有騙局。只要消費者不支付所謂的個人所得稅、公證費,騙子就無法得逞。
  ——在購買日常消費品時,不論發現任何形式的“中獎”都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上當受騙。同時,消費者可以向商場、門店或向有關部門諮詢。
  ——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超過5000元,任何抽獎式有獎銷售所設獎額超過5000元的都屬於違法行為。
  ——消費者發現上當受騙後,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求助法定的救助渠道,挽回經濟損失。
  相關稿件
中消協:先交錢、後領獎的"中獎"活動是騙局 2008-01-11
北京市消協:五招識破中獎騙局 2007-11-07
飲料有獎促銷:中獎容易領獎難 2007-08-28
以中獎誘使用戶登錄 假淘寶網下套竊用戶密碼 2007-07-17
中獎騙局“變臉”謹防“公證陷阱” 200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