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不銹鋼製品:“優”從何來?[圖]
    2008-02-27    本報記者:陳忠華 晏國政    來源:經濟參考報

  當人們體驗着不銹鋼製品給自己生活帶來便利和質量的同時,也被不銹鋼製品市場的“迷亂”所困擾。記者近日採訪了解到,由於材質標識缺乏等原因,消費者不僅無法辨識真假不銹鋼,而且假冒偽劣不銹鋼製品損害消費者利益等問題也給不銹鋼製品的正常流通蒙上了陰影。

本報資料照片
不銹鋼製品迷人眼 基本標識缺失惹人煩

  記者春節期間在太原的兩家大型超市對不銹鋼餐具進行了調查。在這兩家超市的餐具銷售區,記者看到,種類繁多的不銹鋼製品被擺在貨架上,有高壓鍋、炒鍋、水壺、勺子等近十個品種。這些産品的價格少則幾塊錢,多則幾百元。
  在位於太原市親賢北街的一家大型超市,記者隨意查看了三個廠家生産的不銹鋼湯勺,發現都沒有標明産品的材質、原料成分等識別産品基本性能的重要標識。其中一個廠家生産的湯勺雖然標明了産品的材質,也只是簡單的“優質不銹鋼”,基本上沒什麼識別意義。
  更讓記者不解的是,另外一個廠家生産的産品不僅沒有標明産品材質、原料成分等標識,甚至沒有標明産品的執行標準。只是標注了産品的生産廠家,聲稱自己是“高級不銹鋼”,在産品合格證的顯著位置標注了“無磁”兩個字。
  “事實上,材質等基本産品標識缺失已成為目前不銹鋼製品流通消費過程中的一個最突出問題”,長期從事不銹鋼研究的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政策法規研究室高級經濟師郝培鋼説。
  郝培鋼説,近年來隨着不銹鋼産品開發力度增強,其應用領域逐漸擴大,越來越多地走入尋常百姓生活。在此過程中,除了生産方面的問題,産品材質標識等流通消費環節的制度建設也沒有跟上。
  與此同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對不銹鋼製品的檢測、檢查工作也未跟上。記者近日就不銹鋼問題諮詢太原市質監部門時,有關負責人&&,不銹鋼製品不是必檢商品,而且因其太過專業質監部門也沒有能力對其進行檢測。

假冒偽劣不銹鋼製品渾水摸魚

  郝培鋼説,由於不銹鋼製品流通消費環節中相關標識缺乏,再加上暴利刺激,國內外一些生産廠家渾水摸魚,生産的假冒偽劣不銹鋼製品充斥市場,導致我國不銹鋼製品市場混亂,不僅浪費了資源、損害了不銹鋼行業信譽,還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2004年末以來,以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為首的多家不銹鋼企業組成聯合調查組對我國假冒偽劣不銹鋼情況進行了調研。郝培鋼説,調研表明,目前國內不銹鋼製品中的約30%為假冒偽劣産品。
  假冒偽劣不銹鋼製品渾水摸魚給消費者利益造成很大損害。郝培鋼説,在連續幾年的調研中,他們發現銹蝕的不銹鋼製品不僅出現在家居裝飾使用等方面,還出現在一些交通設施的護欄支架上,其直接損害是給業主造成的建設等方面的費用損失,潛在的損害可能會造成普通百姓的人身傷害。

不銹鋼製品流通消費秩序亟須規範

  針對上述問題,一些專家建議,政府應該採取多種措施,在淘汰落後産能、違規企業之外,還應規範不銹鋼的流通和消費秩序。
  專家認為,首先應該針對終端消費者大力進行不銹鋼不同鋼種牌號不同性能區別的普及宣傳,大力開展對假冒偽劣不銹鋼製品的識別知識的宣傳。郝培鋼説:“當廣大終端消費者都能正確識別非標準和假冒偽劣不銹鋼製品,並且都不使用這類産品時,就會極大地減少假冒偽劣不銹鋼存在的市場。”
  其次是盡快建立市場流通標準規範,要明確規定,進入流通市場的不銹鋼産品必須標明産品標識,標明化學成分。否則,一律以假冒偽劣産品論處。郝培鋼説:“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不銹鋼製品的標識制度。”
  最後是整頓市場,懲治假冒偽劣,健全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消費者協會、媒體等部門的合力作用。郝培鋼説:“其中的關鍵是抓典型案例的查處。”

  相關稿件
中國冷軋不銹鋼板正遭遇歐盟反傾銷調查 2008-02-05
我國首個“不銹鋼指數”15日在江蘇無錫發布 2008-01-16
特鋼毛利率下滑 國內不銹鋼市場風險加大 2007-09-03
不銹鋼製品抽查合格率分別為83.3% 2007-05-11
我國不銹鋼産量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200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