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本報訊
日本食品安全又曝驚人醜聞,人們前往日本最著名的伊勢神宮參觀、在當地買回的著名土特産——300年和式點心老鋪“赤福”的産品竟可能是偽造生産日期的食品。 12日,日本農林水産省宣布,伊勢著名特産“赤福”公司存在偽造生産日期、篡改消費期限等問題。“赤福”被發現將未能及時售出的産品直接送回冷庫冷凍,需要時再重新調出,換上新包裝、標注上新的生産日期出售。 據此間媒體報道,“赤福”這種冷凍、解凍、重新包裝的做法從30年前開始就在進行了,30年間一直在這樣做。僅2004年9月開始至今的三年間,“赤福”就生産這樣的偽造品605萬箱,約佔其總出貨量的18%。 繼今年年初西點業百年老鋪不二家曝出使用過期牛奶醜聞之後,北海道肉類加工企業Meathope的嚴重作假事件、北海道代表性特産“白色戀人”巧克力點心出售過期食品事件、九州地區以進口廉價鰻魚偽造“國貨”事件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問題已經動搖了日本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此次發生在日本宗教聖地的“赤福”事件無疑是對消費者信心的又一沉重打擊。 共同社的報道指出,接連不斷的造假事件與日本政府有關法律規定存在疏漏有關。這不僅僅是企業安全意識淡薄的問題,也是有關部門加強管理、完善法制的新課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