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2-02 記者:沈汝發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新華社福州1月26日專電
情人節和春節即將到來,購買珠寶首飾的人明顯增多。但珠寶首飾市場上的商品參差不齊,福建省一位業內人士日前自曝這一市場的三大陷阱,並提出防範建議。
陷阱一:部分打金店和首飾店黃金首飾成色不足。現在不少打金店、首飾店和廠家聯合起來欺騙消費者,主要做法是:打金店向廠家訂購含金量為95%的金飾,但要求打上含金量為99%的印記,廠家則暗中只給打金店85%以下的金飾,並承諾賣不完可免費退貨。
陷阱二:部分珠寶店通過低價黃金引誘消費者購買高價玉石翡翠等。俗話説“黃金有價玉無價”,由於黃金的價格已經完全透明,幾乎所有的消費者都知道市場上的黃金是什麼價,而玉石翡翠的價格則很複雜,其價格到底如何,非專業人士很難知曉。一些不規範的珠寶店就利用這點,故意將黃金飾品的價格壓得很低,誘導消費者購買玉石、翡翠等珠寶産品。
陷阱三:某些金飾批發店出售黃金製品或舊貨換新品時,不按規定開具有店名和簽章的“質量保證單”,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一些商店出售商品時,對商品名稱含糊其辭,當消費者發現産品有質量問題再找這些商店時,他們往往以消費者提供的商品和質量保證單上的標示不一樣為由,拒絕承擔責任。由於消費者無法提供證據,最終無法維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