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銀行業漸成“一地雞毛”
法、德等國銀行業問題凸顯或加速歐洲銀行業改革
    2010-06-30    作者:付碧蓮    來源:國際金融報

    全球統一徵收銀行稅的議案被否決對歐洲銀行業來説,顯然並非喜事,而是將進一步導致其國際競爭力的喪失。德、法、英三國開徵銀行稅已成定局,可以預計,接下來會有歐洲其他國家跟進。
    G20多倫多峰會未就全球統徵銀行稅達成一致,可以説讓不少銀行都著實松了一口氣,然而對歐洲銀行業而言則另當別論,或許如此結果將使得他們更加憤恨不平。而且,歐洲銀行業的糟糕現狀已經不僅局限于“歐豬五國”(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的范圍之內,法國、德國等老牌歐洲核心國家銀行業的問題正逐步凸顯。而漸成“一地雞毛”的局面或將加速歐洲銀行業的改革。

  法德銀行業問題凸顯

  法蘭克福當地時間6月28日,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報告稱,德國銀行業的賬面壞賬規模居歐洲各國之首。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年底,德國銀行業資産負債表上的壞賬賬面價值同比增長了50%,達到2130億歐元。該報告同時披露,2009年,英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由前一年的1070億歐元增加至1550億歐元;西班牙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由754億歐元增加至968億歐元;意大利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也從420億歐元增加至590億歐元。
  上述數據令市場對歐洲銀行原本所剩不多的信心再度滑落。同時,歐元區銀行向歐洲央行借貸的4400億歐元的1年期貸款在7月1日即將到期,市場對于這些銀行的償還能力表示出十足的憂慮。而在這兩團“陰雲”籠罩之下,昨日歐洲各大股市一開盤即在銀行股的領跌之下一路下行。
  “歐洲銀行業還是相當脆弱的,法國、德國等國家都持有不少‘五豬’國家的債券,而且風險正在不斷攀升之中。”奧緯咨詢管理合夥人葛亞為(Alexander Grawert)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而且歐洲各國政府的救市行動也只是把債務從私營部門轉移到了公共部門而已,債務並未消失,而政府的債臺高築為經濟帶來巨大的風險。”
  上周末,全球統一徵收銀行稅的議案被否決對歐洲銀行業來説,顯然並非喜事,而是將進一步導致其國際競爭力的喪失。昨日,有報道指出,德國的銀行可能被課徵當年獲利5%-15%的新稅。這是在德、法、英三國就徵收銀行稅發布聯合聲明後,德國繼英國之後出現有關銀行稅的細節。“德、法、英三國開徵銀行稅已成定局,可以預計,接下來會有歐洲其他國家跟進。”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表示。
  對此,葛亞為認為,這將為歐洲銀行業帶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徵收銀行稅將使得銀行的運營成本進一步上升,稅後收益受損,而且歐洲的銀行在資本市場上融資將愈加困難。”

  歐洲銀行業變革或提速

  在市場對希臘、西班牙等“五豬”國家的銀行業壞消息逐漸感到麻木之時,來自法國、德國、英國等老牌強國的銀行業壞消息,再次攪動了市場的不安情緒。上周,法國巴黎銀行的評級被惠譽國際評級機構從AA級下調至AA-級。國際清算銀行也進一步披露了法、德銀行分別在歐元區高達4930億和4650億歐元的巨額風險敞口。
  不過,上述分析人士認為:“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法、德、英等國銀行業問題的暴露,對歐洲整體銀行業的改革或將起到加速作用。歐元區及歐盟主要還是由德、法、英等來主導的,如果這些國家的銀行業不出問題,歐洲針對銀行業徹底的改革將很難推進。”
  “經過徹底的改革,銀行的薪酬體制、風控能力、評估能力都會上升一個臺階。尤其隨著《新巴塞爾協議》的逐步實施,銀行的資本配置框架將得到改善。”不過,葛亞為同樣指出,“未來銀行業的利潤將會大幅縮水。”
  目前,盡管歐洲方面針對銀行業的改革並未如美國那般有一個較為係統的方案出爐,但改革趨勢是既定的。昨日有消息傳出,歐盟領導人在同意于下月公布26家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之後,欲將壓力測試的范圍擴大至各個市場的“較大市場份額”,即各國全部銀行資産負債表的一半左右。“盡管對于壓力測試結果的好壞尚不得而知,但歐盟此舉意在增加市場的信心。壓力測試結果公布後,可以使市場對銀行的財務狀況有一個較為透明的了解,這的確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市場的不確定性。”葛亞為表示。

  相關稿件
歐洲銀行業或率先二次探底 2010-06-02
歐洲銀行業融資困境再逼近 2010-06-01
歐洲銀行業或面臨二次危機 2010-05-10
競爭監管官員成為歐洲銀行業的新主人 2009-10-16
標普預警歐洲銀行業難以迅速復蘇 200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