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信心指數緣何創新高
宏觀經濟回暖增強消費信心 抑制房價暴漲提升消費意願
    2010-05-12    作者:劉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經過連續四個季度的上揚,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今年一季度不但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而且創下了自2007年以來的新高。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5月6日發布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108點,不但比上一季度提升了4點,而且在過去12個月中上升了19點。

  消費者對宏觀經濟樂觀

  “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回升的基礎是宏觀經濟的不斷回暖,中國消費者對這樣的回暖給予了肯定。”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分析認為。
  統計顯示,中國經濟經歷了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的最困難時期後,增速一路明顯回升,已經從2009年一季度同比增長6.2%的谷底,反彈至2010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長11.9%。
  這次在今年3月中下旬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80%以上的被調查消費者對宏觀經濟形勢&&樂觀或者比較樂觀。
  “中國消費者信心和中國經濟一樣有了很快的恢復,與我們平時觀察到的消費不斷增長,包括車市的火暴相一致。這是去年這個時候想象不到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

  七成受訪者看好就業形勢

  從構成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就業、收入和消費意願三大因素看,對就業和收入的樂觀判斷,推動了消費者信心的整體上揚。
  調查顯示,對未來12個月就業形勢判斷為“好”或者“非常好”的被調查消費者達到了71%,比上一季度提升9個百分點;對未來12個月個人收入情況預計“好”或者“非常好”的消費者達到了67%。
  消費者的樂觀預期,來源於現實生活中就業和收入的好轉。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8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32%,城鎮登記失業率比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農民工資性收入(主要是農民工打工收入)同比增長16.3%,一些地方出現了民工荒,一些地方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
  “消費者對就業和收入的預期都傾向於樂觀,這是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明顯上升的主要原因。”潘建成解釋説,工業的快速增長,以及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拉動,帶動了就業的好轉和收入的增長,使得消費者信心不斷上揚。
  分階層看,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者信心在一季度首次進入景氣區間,達到了102點。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分析認為,這既有經濟回暖的因素,也是政府民生工程建設(如加強社會保障)的成效。

  消費意願輕微下滑

  在總體樂觀向好的同時,一個新的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一季度消費者消費意願有輕微下滑。
  “為什麼在消費者信心增強的同時,消費意願卻有所下滑呢?我們分析可能跟房價過快上漲有關。”潘建成分析。
  調查顯示,一季度只有43%的被調查消費者認為當前是消費良機,比上一季度下降了3個百分點。按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個階層劃分,本來消費意願最強的高收入階層,消費意願卻下滑得最明顯。
  “高收入群體是買房要求既迫切又能‘夠得着’的群體,他們消費意願的下降,可能是由於對房價過快上漲而進行預防性儲蓄。”潘建成説,希望在新一輪房地産調控中,房價過快上漲能夠得到有效抑制,消費者消費意願不斷上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中國經濟能夠實現從投資驅動向消費拉動的重大轉型。
  “雖然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不斷上揚,但我們也不能過於樂觀。”湯敏強調,國際金融危機尚未過去,歐洲債務危機增添了新變數。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經濟應當進行面向中長期的結構調整,調整收入分配、加強社會保障、最終啟動消費的任務還非常艱巨。

  相關稿件
印度企業前景信心指數下降至70 2010-02-23
2009年第四季度山東省消費者信心指數發布 2010-01-27
日本製造業信心指數上升 2010-01-26
德國1月投資者信心指數下滑至47.2點 2010-01-21
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猛增到79.4 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