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銀行業或面臨二次危機
主權債務危機埋下隱患
    2010-05-10    作者:付碧蓮    來源:國際金融報

    盡管主權債務危機幾乎威脅著整個歐洲,同時歐元危機也正步步緊逼,然而歐洲銀行業仍延續著前兩個季度以來的復蘇態勢。近日,陸續出爐的歐洲各大銀行的第一季度財報並不比上個月出爐的美國各大銀行的季報遜色。當前,在整個歐洲被債務危機陰雲籠罩之下,歐洲銀行業是否有可能再度面對危險?

  業績上行 信心大增

  英國當地時間5月7日,匯豐控股集團發布一季報表示,該集團第一季度運營業績非常好,基礎稅前盈利均超過2009年同期及2009年第四季度。此次業績改善主要是受到壞賬減損支出下滑推動,且該銀行第一季度壞賬減損支出已下滑至近兩年多以來的最低季度水準。匯豐控股尤其指出,其美國信貸業務也開始好轉,實現自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首次扭虧為盈。
  而就目前已經公布季報的歐洲各大銀行的業績來看,似乎有著不錯的上行態勢。日前,法國興業銀行同樣亮出了不俗的“成績單”,該行第一季度錄得凈利潤為10.6億歐元。季報顯示,該集團第一季度的法國國內零售銀行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國際零售銀行業務也獲得12億歐元的盈利,私人銀行業務的恢復趨勢明顯,第一季度共有14億歐元的凈流入。而企業及投資銀行業務則成為引領業績增長的領頭羊,相較于去年第四季度大幅上升34.8%。
  作為德國和瑞士的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和瑞士銀行集團表現同樣強勁,第一季度盈利環比均大幅上升,凈利潤分別達17.6億歐元和22.02億瑞士法郎。渣打集團盡管並未公布具體盈利數據,但該集團的中期管理層報告稱,今年有“非常強勁的開始”。
  已公布業績的各大歐洲銀行明顯表達出對未來的信心。“匯豐控股第一季度大獲盈利的首要因素即在于壞賬減損支出的大幅降低,而德銀、法興等銀行都有相同跡象。這表現了這些銀行管理層對業務發展的信心。”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同時,從這些銀行的季報來看,除了企業銀行及投行業務仍舊是最大的盈利來源,零售銀行業務和私人銀行業務都開始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好轉,這對銀行來説是可喜的現象。”

  整體環境不容樂觀

  曾在金融風暴中經歷過沉浮的歐洲各大銀行,目前幾乎都把流動性視為“命根”。有市場傳聞稱,因為缺少流動資金,歐洲銀行已經停止放貸。
  同時,歐洲銀行資本充足率也得到普遍提升。截至一季度末,瑞銀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6.0%,較2009年年末15.4%有所提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從原來的11.9%提高到12.5%。法興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5%。
  “對歐洲銀行業來説,提高資本充足率仍是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 不過,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歐洲銀行面臨的潛在危險不容忽視,盡管這些銀行似乎都有壞賬撥備減少的跡象,但是風險成本仍是相對較高的。”法興銀行的季報同樣顯示,盡管該行的風險成本呈現改善跡象,但仍然高企。
  另外,上述分析人士同時指出:“盡管匯豐表示對其15億歐元的希臘主權債務的風險敞口並未感到不安,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是否將會蔓延。如果主權債務危機得到控制,歐洲各大銀行面臨的風險則不會大。然而一旦歐盟處理不當或援助過緩,危機蔓延,那麼這些復蘇中的大型銀行日子不會好過。”
  此外,全球金融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則成為歐洲銀行業的另一大威脅。“歐美各國正積極推進金融監管改革,改革勢在必行,但是改革的內容目前仍撲朔迷離,前景尚不明朗。”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其實,無論是何種方式、何種程度的改革,都會對銀行業産生一定的衝擊。”
  該分析人士最後表示,“歐美銀行業中,一些大型國際銀行正逐步走上正軌,復蘇勢頭良好,但中小銀行的營運狀況仍顯艱難。尤其是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等陷入主權債務危機國家的銀行業狀況並未改善,甚至還在進一步惡化。因此,歐洲整體銀行業的前景目前尚不容樂觀。”

  相關稿件
競爭監管官員成為歐洲銀行業的新主人 2009-10-16
標普預警歐洲銀行業難以迅速復蘇 2009-06-18
AIG救命錢"曲線拯救"歐洲銀行業 2009-03-09
穆迪:歐洲銀行業又遭遇東歐衝擊 2009-02-23
歐洲銀行業今年將更為艱險 200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