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財政預算公開邁出歷史性一步。3月25日,財政部首次在其官方網站第一時間公布了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預算報告和中央財政預算12張表格。“與去年相比,今年預算公開的範圍更廣泛,內容更全面,科目也更細化。”財政部新聞發言人戴柏華當日&&。“這12張預算表已經涵蓋了預算中最核心的內容。”中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告訴記者,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更完整地向外界反映中央財政收支的總體情況。據記者登錄財政部網站查詢,除了繼續公開去年首次公開的中央財政收入預算表等4張表格內容,今年增加了中央財政國債餘額情況表、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表、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等8張表格。 記者發現,今年中央財政收入預算全年3.8萬億元,而全年中央財政支出預算4.6萬億元。財政部指出:“2010年仍是財政收支矛盾較突出的一年。”此外,根據2010年預算報告,2010年我國住房保障支出預算為992.58億元,比2009年執行數增加13.26億元,增加1.4%。 “從第一時間發布主要財政數據,到不斷加大中央財政預算的公開範圍,這些舉措見證着近年來我國推進財政信息公開的每一個進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對記者&&。 政府預算作為反映國家收支的“賬本”,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如何讓社會各界讀得懂預算報告,一直是預算編制者努力的方向。 戴柏華説,今年除了擴大預算公開範圍,還在如何使預算科目更細化、報告和數據解釋更詳細上做了很大努力。他介紹説,在編制2010年預算時,財政部對部分政府收支分類科目進行了調整、拆分和重新命名。今年向社會公開的中央本級支出預算表和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表,基本上做到了按款級科目進行細化。其中,2010年中央本級支出預算進一步細化為23類123款科目,比2009年增加了82款內容。 此外,財政部還將預算編制説明也一併公布,以方便社會各界更好地從預算數據的“數裏行間”讀出國家方針政策、政策導向、支持重點和預算編制的主要考慮。 “在編制預算時,我們要求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生動的圖表、詳實準確的解釋來表述,以方便人大代表理解、審議和社會公眾了解、監督。”戴柏華説。 高培勇&&,預算科目的細化、預算報告的通俗易懂,都有助於社會公眾更好地監督國家的錢花到哪,花得是否規範、合理,是我國推動預算“粗放公開”向“精細公開”轉變的重要舉措,對於促進依法理財、民主理財,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央財政預算公開力度不斷增加的基礎上,地方和中央部門預算信息的公開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另一個重點。戴柏華介紹,根據《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各級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本級政府總預算、決算的公開,各部門負責本部門預算、決算的公開;在逐步規範地方財政部門報送同級人大審議的財政預決算報表格式基礎上,經同級人大審議批准的預算、決算要按完整、真實、細化的原則主動向社會公開。 據了解,每年財政部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中央財政總預算是由中央本級預算、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組成,中央本級預算是在各部門報送預算的基礎上編制的,更細的數據主要在各部門的部門預算和單位預算中體現。 戴柏華&&,下一步將繼續加大預算信息公開力度,進一步擴大中央預算公開的範圍,增加預算公開內容,積極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細化預算編制,夯實公開基礎,不斷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自覺接受人大、審計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努力讓國家的錢花得更規範、更透明、更有效,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