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橋藝術中心被充滿天然、綠色氣息的中國棉花新聞發布會渲染得更富藝術靈感。體現中國棉花嶄新形象的“中國棉花(COTTON
CHINA)”標誌在這種氣氛中正式與各界人士見面,該標誌的推廣活動就此拉開序幕。
國産棉並非不如進口棉
提到中國棉花,有一組數字很有説服力:中國棉花産量居全球第一,年産棉花600萬—800萬噸,約佔世界總産量的30%;中國棉花消費量也居全球第一,年消費量1000萬噸左右,約佔世界消費量的40%;中國還是世界棉製品加工大國和消費大國。 “在很多人印象中存在一個誤區:國産棉不如進口棉。”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高芳在接受採訪時説,“其實不然,中國棉花的品質在國際上並不差,處於中上等水平,而且具有自身的優勢。中國棉農傳統的手工採摘方式,不會破壞棉纖維的長度及其表面的臘質層,因而中國棉花具有色澤好、品級高、雜質少、纖維長、棉結少、短纖維含量低等特點,特別是新疆棉更是聞名天下。” 中國紡織業是一個由1億棉農、2000萬紡織工人、百萬流通從業人員支撐的龐大産業,更是一個造福千家萬戶的産業。據了解,“中國棉花(COTTON
CHINA)”標誌是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的證明商標,用於證明使用該標誌産品的特定品質。中國棉花協會是標誌的註冊人,對該商標享有專用權。 該標誌産品具有三重屬性:一是國産性。標誌産品使用國産棉須達到60%以上,旨在倡導發展國內棉花生産,提高棉花自給率,鼓勵中國紡織業充分利用國內棉花資源。二是純棉性。標誌産品的棉纖維含量須達到95%以上,旨在倡導自然、環保意識,拉動棉花消費。三是優質性。標誌産品的內在質量及外觀品質,要求達到相應産品的現行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優等品指標,符合生態環保要求,以提升中國棉業整體質量水平,提高我國棉花及棉製品的認可度,擴大國內外市場佔有率。
塑造中國棉花新形象
推廣中國棉花(COTTON
CHINA)標誌的目的,在於以註冊商標為載體,以“優質、純棉、環保”為理念,打造行業品牌,促使原棉及棉製品生産企業強化質量管理和誠信經營,提升我國棉花及棉製品的整體質量水平,提高中國棉花及棉製品的競爭力。 高芳告訴記者,推廣這一標誌,一方面有利於提升我國棉花及棉紡織品的競爭力。我國棉花99%都是手摘棉,具有良好的品質和獨特的優勢,但棉花市場放開以來,棉花總體質量水平有所下滑,紡織企業反映混等混級、異性纖維等問題嚴重,國産棉競爭力下降,不利於下游紡織工業的高端化發展。如何促使紡織企業優先使用國産棉,進而提高我國棉紡織品和服裝的競爭力,是業內十分關注的問題。因此,中國棉花協會通過註冊該標誌,規範引導行業提升質量水平,以促進我國棉花産業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有利於形成以內需為主、穩定外需的格局。金融危機改變了全球市場格局,中國既是紡織品生産大國,也是消費大國,應在此消彼長中把握機會。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既要穩定紡織品服裝出口,又要拉動國內消費。通過推廣該標誌來拉動國內需求,擴大棉花消費,既有利於促進紡織工業的健康發展,又有利於發展棉花産業,促進農民增收。 此外,這一標誌的推廣還有利於倡導環保理念,促進消費觀念轉變。棉業是綠色、天然、環保産業。 記者對紡織企業採訪時了解到,紡織企業對中國棉花(COTTON
CHINA)標誌寄予厚望,希望通過標誌的推廣有效提升國産棉質量,為企業提供更多優質原料。企業&&願意參與該標誌的推廣活動,通過上下游共同努力提升中國棉業及紡織工業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