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前兆,還是商家“陰謀”?
昨日,食用油價格主漲,滬上等地再現“年底”搶購一幕
    2009-12-07    作者:潘潔    來源:國際金融報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産品和農資價格行&&統監測,與前一日相比,12月6日,食用油價格以漲為主,多地部分品牌食用油價格上調,主要涉及金龍魚、魯花、福臨門等品牌,漲幅多在6%—15%之間。

  “默契”漲價

  昨日,記者來到上海浦東張楊北路的文峰千家惠大賣場,在5樓的大型超市,記者看到,食用油的銷售價格還未發生變化。但該超市食品處負責人劉麗告訴記者,已收到一些食用油品牌供應商的漲價通知。“5天前,超市就接到了福臨門、金龍魚的提價通知,不過我們目前庫存量比較大,需要大概兩周的時間消化掉,估計最終調整到位要到本月中旬左右。”
  對於福臨門和金龍魚來説,此次漲價時間、上漲幅度都十分“默契”。據悉,金龍魚旗下大豆油、菜籽油提價6%—12%;福臨門大豆油、菜籽調和油等油品提價10%—15%。
  “以5升標準裝食用油為例,金龍魚一級大豆油,將從每桶45.9元漲到48.9元;金龍魚一級菜籽油,將從每桶48.9元漲到50.9元;金龍魚二代調和油,將從每桶49.9元漲到55.9元。”劉麗介紹説。
  記者了解到,除了超市正在醞釀漲價外,在上海一些農貿市場,涉及漲價的食用油品種已經提前漲價,市面上常見的5升裝金龍魚二代調和油一桶已經上漲3元-5元。

  市民搶購

  儘管市場上食用油零售價還沒有全面調價,但“風吹草動”已造成一些市民提前批量購買。
  在位於浦東金高路的卜蜂蓮花(易初蓮花)超市,一位正在選購商品的市民告訴記者,感覺最近很多東西漲得厲害,“水電漲價,食用油漲價,就連原來幾毛錢的大蒜,居然也要賣6元一斤,花同樣的錢買到籃子裏的菜都要少一些。肯定是通脹了。”
  記者在該超市食用油貨架區看到,前來購買食用油的市民熙熙攘攘,而且大多是中老年人,他們手裏的推車都沒有空着,少則放了一兩桶,多的甚至四五桶。
  “很多市民都是受‘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影響,擔心年底來了還會漲,所以才大量採購。”卜蜂蓮花市場部銷售經理吳明亮告訴記者,在春節前的銷售旺季,估計還有一波漲價行情。
  “目前國內食用油的提價幅度還不算大,而大部分超市前期低價進貨的庫存還得消化,等庫存消化完、市場需求又旺時,可能再引起一波提價。”他説。
  “由自身周期、原材料成本等因素造成的價格上漲,是市場自身調節的正常需求。”上海糧油行業協會秘書長趙志偉&&,東北大豆因遭遇旱災而減産,加上惜售心理嚴重、國際油價上漲等原因,大豆油價格就一路上漲。

  小心“忽悠”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忠伯直言,其中不乏炒作行為。“實際上,食用油原材料供應並不會長期緊張。這次食用油價格能否真正‘漲得起來’,説不好。”
  他説,近年來食用油市場“喊漲未漲”的情況並不少見。“今年國慶節後,關於食用油漲價的風聲就一直沒斷過。先是魯花花生油對外大喊漲價,引起市場不小的騷動,結果喊了一個月後,部分超市價格又有所回調。”
  這不禁讓人想起今年端午節前,同樣是福臨門、金龍魚發出漲價呼聲,結果大家都去搶油,然而沒過幾天,價格又悄無聲息降下來了,一些囤油的市民大呼上當。
  其實,就在兩周前,魯花就將5升裝的花生油從99.8元上漲到115元,但由於金龍魚5升裝花生油始終賣72.5元,由於差距太大,結果一些超市又將魯花從115元降到了99.8元。
  李忠伯&&:“一些市民一聽要漲價,就忙着往家裏囤貨,其實正好合了廠家的意。消費者一多買,超市就會出現斷貨,正好給廠商提供了漲價的藉口。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去搶購食用油,可能才吃了大半桶,價格就已經跌回來了。”

  相關稿件
多個地方品牌食用油價格上調 2009-12-07
國産高檔食用油"茶葉籽油"異軍突起 2009-12-01
僑企益海嘉裏打造健康食用油 2009-10-30
食用油價出現止跌回穩跡象 2009-10-19
食用油、水果價格繼續微幅下降 200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