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材料就該便宜賣?!
美歐墨鬧上WTO討説法
    2009-11-06    王麗穎    來源:國際金融報

    ● 儘管中國採取限制措施後原材料出口量仍在增長,但歐盟和美國仍&&,這給中國企業帶來了不公平的成本優勢

  ● 美方稱,此前的貿易爭端諮詢磋商未能達成一致,WTO爭端解決機構將考慮這一請求

  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爭端出現新進展。當地時間11月4日,美國、歐盟、墨西哥請求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設立專家組,審理中國對9種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措施。根據安排,WTO爭端解決機構將於當地時間11月19日的會議上考慮美國、歐盟和墨西哥的請求。
  “我們仍然希望與中國一起,找到各方滿意的解決方式。”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戴比莫斯勒稱。
  中方對此&&,中國的相關政策符合WTO規則。而美方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訪華之前又出“波瀾”,個中原因也耐人尋味。

  中國原材料“錯”在哪兒?

  6月23日,美國、歐盟正式在WTO框架內向中國提出貿易爭端諮詢要求,稱中國對鋁土、焦炭、螢石、鎂、錳、金屬硅、碳化硅、黃磷和鋅共9種原材料,採取出口配額、出口關稅和其他價、量控制,違反了中國2001年加入WTO時的承諾,造成世界其他國家在鋼材、鋁材及其他化學製品的生産和出口中處於劣勢地位。墨西哥於8月21日也以類似的理由,提出了貿易爭端諮詢。
  對此,中國商務部曾多次表態,認為對部分出口産品,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産品加徵出口關稅,既是為了改善中國的出口産品結構,也是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措施,總體上反映了全球共同利益和訴求。中方認為相關政策是符合WTO規則的。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程大為認為,案件進入到訴訟階段,中國商務部此前強調的環保考慮,在贏得輿論支持方面會有一些作用,中方應訴的關鍵是要抓住“一般成員沒有責任履行出口義務”這一點。

  “環保先鋒”發飆為哪般?

  此次美、歐和墨西哥的聯手行為似乎顯得更加咄咄逼人,看來,曾經是“環保先鋒”的他們終究會為了自身的企業利益向別國發飆。但中

國的態度很明確。“中國應該提高稀有礦産品的價格。”商務部部長助理魯建華此前曾&&,隨着全球市場需求的逐步回暖,原材料價格上升將是必然趨勢。面對金融危機造成的市場變化,中國外貿企業成本壓力在加大,出口産品需要適當提高價格也是大勢所趨。
  新加坡經濟學家戴維德科恩&&:“這看似已成為新一輪貿易緊張趨勢的標誌。但中國持有大量美元就是解決爭端的好基礎。”

  中國如何説“不”?

  程大為認為,歐美此次聯合施壓,是他們加強全球資源爭奪戰略的一次實踐。中國之所以調整這些稀有礦産的出口政策,主要目的是從保護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和協調市場考慮的。“這是一個政府層面交涉的問題,我國政府肯定要抓住時機進行反擊。美、歐和墨西哥聯袂施壓WTO是一種常態,現在還不好預測未來的結果,但可以肯定的是,WTO肯定在綜合整體貿易框架的情況下,通過綜合各方利益尋求爭端的解決。”程大為説。
  據悉,對中國企業以較低價格取得原材料,産成品獲得價格優勢的指控,WTO曾有過類似的案例。美國曾以此為由起訴加拿大對木材製品的出口限制,但是,WTO專家組並未支持美國的觀點。

  相關稿件
美歐墨要求世貿設立專家組審理中國限制原材料出口 2009-11-06
歐盟緣何拿中國原材料出口説事 2009-06-26
歐盟緣何劍指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 2009-06-26
中國儲備需求推波助瀾 不要誤讀原材料進口增長 2009-05-14
工信部:七大舉措促進原材料工業穩定發展 200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