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八千 難求技工一名
珠三角産業升級凸顯技工荒
    2009-10-19    作者:陳冀    來源:國際金融報
    “月薪8000元也難求一名合適的技工!”全國政協委員、廣州“地毯大王”李成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急切地描述自己的招工感受。
  李成日的公司近年來産品升級換代,生産的地毯均出口歐美高端市場,從設計繪畫到生産選料、用料、産品檢測都是電腦控制,技術差一點就會産生次品,一般普工很難勝任,需要的都是中級以上的技工。
  然而,要找到合適的技工卻十分困難。“我們在廣州一家報紙連續多天刊登招工信息卻都顆粒無收,最後只好通過私人關係,在廣州某技工學校招了兩名尚未拿到畢業證的學生工,可到崗後他們連二進制編碼都不會讀!”李成日説。
  李成日的招工煩惱也是許多珠三角企業面臨的難題。在東莞智通人才市場,記者走訪了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也聽到了同樣的聲音。“普工雖然也缺,但對用工要求不高,甚至突擊式的簡單培訓就能上崗,可是技工缺則成了企業一時難以解決的卡脖子難題。”東莞江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招聘的陳雅嫻經理告訴記者。“老闆要求招15個技工,我們在這裡擺攤3天了,也才勉強招了3個。”
  企業對用工的饑渴也集中體現在了技工學校畢業生的炙手可熱上。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廣東省一些技工學校畢業生與工作崗位的比例仍高達1:3,有的學生才讀到二年級就被企業預訂完了。
  據介紹,廣東省輕工業高級技工學校的學生在3月份就被企業搶得差不多了,到5月,還有200多家企業來學校招聘,但那時學校只剩下100多名畢業生了。一些大企業為了招到滿意的畢業生,近年來還專門出資在學校開設了專業班。
  廣東省勞動社會保障廳對深圳等10個珠三角城市就業狀況的調查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人力資源市場普工求人倍率為0.8,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但技工仍供不應求,求人倍率為1.1,這意味着,110個工作崗位在等着100個技工。
  對此現象,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經濟學會會長王珺分析指出,隨着經濟下滑影響不斷擴大和企業産業升級對勞動者素質要求的提高,國內就業市場當前不僅經歷着失業的考驗,其內部結構性失衡問題也愈發顯現出來。
  王珺進一步指出,尤其在當前廣東省正處於建立現代産業體系的關鍵時期,勞動力需求開始從增量粗放擴張向存量結構提升轉變,優化勞動力資源、培育技能人才是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也同樣認為,珠三角産業升級的最大瓶頸並不是高級研發人才短缺,而是中、高級技工短缺!據統計,即使在受金融危機影響嚴重的2008年前三季度,廣東省技能人才缺口也高達71.5萬人。李惠武認為,為適應珠三角産業升級,廣東省每年應培養技能人才1000萬人,其中中高級技能人才要達30%。
  而目前,廣東省城鄉從業人員的素質則仍難以適應這些變化。據廣東省勞動社會保障廳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廣東城鄉從業人員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佔74.9%,沒有經過任何培訓的佔75.3%;82.3%的農村勞動力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84%未經過職業技能培訓。
  由此看來,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加強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成為緩解技工荒的根本舉措。據介紹,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正是由於新加坡政府不惜動用國庫對工人進行技能培訓,才使得新加坡實現了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産業的轉型。
  “一方面,必須全力打造全新的職業技術教育,樹立職業教育的地位,鼓勵人才進入職業教育;另一方面,對現有農民工進行卓有成效的技能培訓,據統計,全國約有2000萬農民工由於經濟不景氣失去工作或者沒有找到工作而返鄉,這些人員都應納入技能培訓的範疇,從而使就業人才適應産業升級的變化要求,緩解技工荒。”李惠武指出。
  相關稿件
企業忙招工 長三角地區又現“用工荒” 2009-09-14
“用工荒”襲擊民企之鄉溫州 2009-08-31
經濟復蘇中的長三角又現“用工荒” 2009-08-31
用工荒曇花一現中小企業依然憂心 2009-08-28
珠三角長三角再鬧用工荒 20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