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能過剩與否 光伏精英各抒己見
    2009-09-21    記者:陳其玨 葉勇    來源:上海證券報

    隨着近期召開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將多晶硅行業列入“出現重復建設傾向”的行業之一,業界對光伏産業可能存在産能過剩眾説紛紜。在上周六“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産業峰會”的光伏發電政策與市場論壇上,多位光伏界精英對産能過剩問題各抒己見。
  “總體上,5年後全球光伏産業的需求將達20GW。和這一需求相比,目前的光伏産能仍然是不夠的。因此,從戰略上看光伏産業鏈的各端都不存在産能過剩。但同時,行業內應該對此有所警示。”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説,“之所以出現過剩言論的原因在於各地宣布的産能過大,以至於政府高層看到了未來産能過剩的可能性,由此提出警示。”
  他認為,對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所作決定的理解應該是:政府不會限制新能源産業,但企業必須認識到這一警示。
  百世德太陽能總裁方朋則&&,從美國半導體産業的經歷看,也是從500多家公司淘汰到只剩下5家公司。顯然,國內光伏産業也在經歷這一過程。
  “過剩是市場經濟的産物,要通過市場經濟來調節。關鍵是怎麼理解産能過剩:如果採取政府強制性的手段來調節,可能會重犯很多錯誤。而通過市場經濟自然的、優勝劣汰的過程來調節則更合適。”方朋説。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馬學祿則在對話中&&,目前很多輿論對産能過剩的理解只限於光伏産業鏈一端,但事實上,光伏産業鏈至少有十個環節,且各環節之間的發展是不均衡的。
  “國家並沒有説光伏産業産能過剩,只是對多晶硅這個環節提出警示。”馬學祿説,“在中國沒有大規模開放光伏市場之前,國家不會説光伏産業産能過剩。”
  普樂新能源CTO陳良范則認為,現在國內真正的薄膜電池組件産量少得可憐,“今年的産量大概52兆瓦左右,這個真是非常小的數字,所以講,我們薄膜電池過剩根本無從談起。”
  在施正榮看來,所謂的産能過剩,只是低端産能、劣質産能的過剩,是低水平重復。
  “為什麼我們要重蹈家電行業的覆轍?”施正榮&&,如果我們盲目擴張,缺乏對産業的理性認識和深刻理解,最終造成的就是資源的浪費。“如果是信息産業,所浪費的只是幾個人幾&&腦;而光伏産業是資本密集型産業,這是上億甚至幾十億美元的浪費。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審視一下如何發展光伏産業,不注重品牌建設、不注重商業模式建設,最終只能重回‘國人喝湯、洋人吃肉’的老路。”
  對於政府應如何作為以應對産能過剩的問題,此次新能源峰會中唯一一家既有央企背景又有外資背景的太陽能公司——中航工業上海航銳電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海江在發言中指出,政府應通過對市場的扶持來建立市場需求的規模。
  蔣海江&&,要達成光伏業的目標規劃,必須依靠補貼政策這個杠桿,用後者來引導合理、高效、健康的應用市場,以扶持市場發展,使其盡快擺脫政策扶持的柺棍而成熟壯大。
  為此,他建議,在規劃目標上不宜以産業規模為指標,而應以市場需求規模為指標。不宜以産業發展的時間為節點,而應以市場發展的時間為節點。
  而在引導應用方面,他認為,目前階段不宜追求大,而應追求合理、高效、可快速複製推廣。在國情可比的國家或區域,應認真分析參考別人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最終,我們不宜通過對産業的扶持來追求産業的規模,而應通過對市場的扶持來建立市場需求的規模。同時,扶持和強制的手段應該並用。”蔣海江説。

  相關稿件
長三角港航業産能過剩亟待轉型 2009-09-16
政府預警産能過剩車企“馬不停蹄”暗戰擴産 2009-09-11
中國鋼鐵企業産能過剩加劇 2009-09-10
産能過剩鋼鐵企業急求期貨避險 2009-09-10
工信部:堅決抑制鋼鐵、電解鋁産能過剩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