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金融界一年一度的國際銀行營運研討會(Sibos)9月14日至18日在香港召開。在今年的年會上,中外資銀行間頻頻簽訂各方面、各層次的合作協議,共探更深的合作層次、共拓更廣的合作領域、共圖更長的合作前景。
中資行:借力揚帆海外
近日,農業銀行分別與花旗銀行和星展銀行攜手合作,以彌補其國際業務的短板。農行國際部負責人孫梅玉&&,農行和星展銀行的業務具有很大的互補性。亞洲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雙方將建立雙贏的合作關係。農行與花旗銀行則主要就國際支付環球匯票服務展開闔作。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在國際支付系統和國際網絡上的劣勢,國內銀行常常需要借助外資行。同時,這也為外資行內地業務貢獻了不少利潤。
“中資行在境內的競爭力佔優勢,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仍不足,尤其在涉及有關複雜的金融衍生工具領域。”中資銀行分析人士&&,“所以,中資行對於出海仍是相當的謹慎。一旦選擇走出去,在海外市場尋找戰略夥伴,是必不可少的。”
9月15日,農行與花旗簽訂合作協議後,農行零售業務總監李慶萍&&:“在過去的幾年,農業銀行的支付業務迅猛發展,市場和客戶覆蓋不斷拓廣,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戶國際化服務需求,我們一直積極與國際知名銀行開展業務合作。”
同時,中資行在與外資行的合作中,能進一步借鑒外資行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技術。不過,該中資銀行分析人士同樣指出:“目前,中外資銀行間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合作正在不斷增多,但是有些合作卻過於流於表面,無法真正深入到核心環節,更多地只是顯現一種象徵意義。同時,有些合作在協議簽訂之後推進得過於緩慢。”
“不過,這涉及到經營模式、管理理念、操作水平、監管體制等各方面的問題,有些問題並不是銀行能夠解決的,所以需要中國金融領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外資行:拓展境內市場
“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逐漸加強,尤其是今年中國又推出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之後,外資銀行對人民幣業務的興趣更加濃厚,特別是那些已經在境內獲得人民幣業務牌照的外資行。”某中資銀行分析人士指出,“而選擇與境內商業銀行合作,正是這些外資行所急需的,有利於外資行開展人民幣業務,甚至是在中國境內其他業務的發展。”
9月16日,與中國銀行簽訂人民幣匯款協議後,花旗集團亞太區銀行服務部門與公共部門總裁Akash
Rathke&&:“此次與中國銀行的合作對於花旗全球匯款業務拓展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在此合作之下,花旗首次以人民幣跨境轉賬的形式拓展匯款服務,並將為花旗打開向中國的全球匯款業務。此前,全球匯款業務僅限於美元。”
上述分析人士同時指出:“雖然外資行在中國的發展相當迅速,但是相比於中資行仍沒有太大的競爭力。所以,外資行在中國境內發展的初期,加強與中資行的合作,尤其是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更有利於其拓展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