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二季度,國民經濟恢復速度超出預期,經濟主體信心穩步提高。”央行在昨天發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中如此給中國經濟定調。 不過,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袁鋼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警告説,中國經濟目前的狀況只能説局部回暖,整體回暖的結構性風險仍然較大,中國經濟仍面臨着增長的不平衡。
“三駕馬車”步調失衡
袁鋼明指出,從統計數據來看,投資的巨大增長並沒有帶動消費的同步增長。“衡量經濟的最基本因素就是供給和需求,現在原材料價格下跌就説明需求不足,內需還沒有被有效刺激起來。” 昨天公布的數據顯示,扣除價格因素後,上半年投資實際同比增長38.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0.3個百分點。上半年CPI累計同比下降1.1%,PPI累計同比增長-5.9%,延續了2008年8月份以來的下降走勢。6月份,國際原材料期貨價格CRB商品指數同比增長-24.3%,環比增長-1.1%。 袁鋼明&&,投資增長首先拉動的就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但目前不管是CPI還是PPI都呈現跌勢,這説明經濟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還沒有被有效刺激起來。他給記者反映他的調研成果時説:“目前很多鋼鐵企業經營狀況都不佳,雖然鋼鐵價格出現過短期上漲,但這都是投資者對鐵礦石價格上漲預期所致。”
但對於即將結束的7月,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較為樂觀:“7月CPI同比將落在-1.9%至-1.6%區間內,物價與經濟增速、貨幣供應量在7月會繼續‘脫鉤’,二者最快要到第四季度才能由負轉正。” 問題是,經濟稍一發展,通脹可能又來了。中國銀行經濟學家譚雅玲就&&,最遲今年11月或年底,通脹就會出現,這對經濟復蘇非常不利。
工業經濟增長良莠不齊
如果説“三駕馬車”步調不一是導致中國經濟沒有整體回暖的重要原因,那麼經濟內部結構性矛盾則是中國經濟復蘇的拖累。 袁鋼明對記者&&,目前來看國內汽車業和房地産行業的回暖已成定局,作為拉動經濟的兩大重要板塊,這兩個行業的復蘇説明中國經濟已經有了火車頭,但與之相關的行業並沒有因這兩個行業的復蘇而回暖。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22個地區工業實現利潤8941.4億元,同比下降21.2%。電力行業、交通運輸製造業和鋼鐵行業依然不太景氣,1-5月份利潤分別下降4.6%、增長4.4%、下降1.1%和下降85.0%。 袁鋼明&&,電力和運輸是衡量經濟是否回暖的兩個先行指標,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個行業依然不太景氣。“房地産復蘇了,鋼鐵行業不應該延續這麼大的降幅。”不過他&&,目前的房地産行業並不存在泡沫。
國際經濟復蘇成謎
對於宏觀經濟的總體形勢,中央定調為,正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不確定主要是指國際經濟復蘇不確定。一位央行人士對記者&&,國際經濟具有兩面性,世界銀行對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判斷為-2.9%,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對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判斷為-1.4%,兩大權威機構對經濟形勢判斷大相徑庭實屬罕見。其次,上半年GDP增長7.1%與CPI-1.7%明顯背離。還有,投資消費增長與出口大幅度下滑結構性不平衡形成鮮明對比,且有擴張趨勢。 而聚焦近期大家關注的貨幣量,上述人士提醒,貨幣總量沒有改變貨幣投放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因此,中央堅持政策連貫性,防止經濟大起大落。如何提高經濟復蘇的含金量,才是下半年的重點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