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鐵礦石進口量佔據了世界鐵礦石的50%,作為最大的買家,中方理應在進口鐵礦石價格談判上擁有話語權。 力拓事件曝光,部分地解釋了我國“長協礦”談判陷於被動的原因。 有媒體透露,有關人員將鋼鐵企業的生産安排、煉鋼配比、採購計劃、毛利率、庫存量等企業內部資料,甚至鐵礦石談判的對策和底線等極為關鍵的信息透露給鐵礦石供應商。 業內人士稱,對方可以據此推算出我們對鐵礦石的需求量,也就是我們對鐵礦石的依存度。在談判的過程中,對方可以依據這個來掌控價格的降幅。 僅僅一兩個百分點的價格變化,事關企業數十億、乃至上百億的盈虧。 胡士泰等人的行為,毫無疑問,損害我國整個鋼鐵行業的經濟利益。
超六成腐敗案與外商有關
“鋼鐵行業出現這種問題,首先説明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上,到處存在着陷阱和骯髒的交易。為了達到目的,一些企業已經不擇手段,甚至採用竊取別國的國家機密的方式來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中投顧問能源行業分析師首席研究員姜謙説,力拓事件後,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可能會得到更多關注。 2008年8月,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曾發表文章警告説,境外利益集團在華活動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多地介入中國的經濟決策,中國經濟主權已遭到嚴重威脅。 轟動一時的郭京毅案就頗具代表性。商務部條法司原巡視員郭京毅,在草擬外商並購中國企業的法令時,特意為外商留“後門”,對外資企業斬首並購中國一些行業的龍頭企業大開綠燈,致使中國經濟安全形同“馬其諾防線”。 “在商業競爭中,鋼鐵行業出現的問題,可能已經是這個領域裏的潛規則,在其他大的能源行業可能也有同樣的問題。”姜謙説。 7月15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類似力拓竊密案的情況在我國相當多,竊取對象包括我們的戰略性先進製造業的機密,也包括一般性産業的機密,以及我們傳統手工業的技術機密。近年來的沃爾瑪、朗訊、默沙東、德普、立邦漆等案件,已經連續不斷地敲響了警鐘。 這些間諜行為往往跟中國政府官員、國企高管的腐敗牽涉在一起。中國民間經濟分析機構安邦集團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近十年來,跨國公司在華行賄案件一直呈上升趨勢,在中國調查的50萬件腐敗案件中,六成多與國際貿易和外商有關。
鐵礦石關涉經濟安全
在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上,秦剛強調,胡士泰等人被刑事拘留是一起司法個案。中國有關部門是在掌握了確鑿的證據,證明他們為境外刺探、竊取中國國家秘密,給中國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造成了嚴重損害的情況下,依法對他們採取了行動。 2008年下半年以來,隨着國際金融危機的擴散和蔓延,我國鋼鐵産業受到嚴重衝擊,出現了産需陡勢下滑、價格急劇下跌、企業經營困難、全行業虧損的局面,鋼鐵産業穩定發展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控制鋼鐵成本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周維富&&,談判結果必然影響鋼鐵價格的走向,還會影響其他産業的發展甚至生存狀況。比如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房地産業和家電業,“鐵礦石價格漲一點兒,大到房子,小到你用的不銹鋼鍋,價格都會上漲。”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鋼鐵行業是影響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行業,因此鋼鐵企業的生産安排、煉鋼配比等不僅屬於企業的內部機密,更是涉及國家安全的機密。在情報界,間諜機構往往可以從一國鋼鐵生産與消耗數據,推算出該國的國民經濟建設情況,甚至軍艦、飛機等大型武器系統的生産情況。
“我國目前還處在工業化大發展階段,鋼鐵産量每年還會保持2%到5%的增長速度。”周維富説,進口鐵礦石的需求量肯定不會大幅減少,因此鐵礦石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走向。
外國人也得遵守中國法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力拓員工涉嫌竊取國家機密被拘捕一事,從總體上看是一個個案,也是中國在參與國際經濟活動過程中進一步依法規範企業經營行為的體現。 力拓案件發生後,中方多次聲明,這只是個案,不會影響到中國與外資的合作。“我們希望在中國經營的外國企業都能夠賺到錢,也願意為外國企業賺到錢提供便利良好的環境。”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説。 澳大利亞著名調查機構“關鍵研究”調查公司從14日至19日對1070人進行的調查顯示,63%的人認為澳大利亞應該接受其他國家的法律,即使這些國家的法律與澳大利亞的不同。 “經濟安全,這是非常重要但往往被忽視的領域。”重慶大學法學院院長陳忠林教授説,“這一事件,對國內外企業都是一個警示,這有可能成為保護國家機密工作的一個新起點。” 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鋼鐵分析師赫榮亮認為:“力拓事件為金屬、石油其他行業提供了借鑒,中國經濟應站在更高的起點看問題,不僅僅是關注案件本身。” 6月27日,《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增加了針對涉密信息系統的保密措施,加強對涉密機關、單位和涉密人員的保密管理等5方面的內容。 一方面,參與討論者提出縮小定密範圍、防止濫用定密權等主張;另一方面,也強調了“越開放,越要保密”的主張。 有媒體報道,一場20年來罕見的保密檢查正席捲全國,不僅包括黨政機關,國有企業也在接受檢查。 對於此案有可能涉及外籍人員一事,曲新久&&,不論是外籍人員竊取我國秘密或是中方人員洩露國家秘密,我國的法律都是適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