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標準普爾發布報告稱,2009年上半年中國信貸規模快速增長可能增加銀行系統承受的壓力;並預計今年中國的資産質量可能惡化,同時信貸風險將增加。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初步報告顯示,6月份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分別為1.53萬億元、2萬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和存款分別為7.37萬億元和9.98萬億元。儘管此前,各界對6月的新增貸款量已作出“會大增”的預測,然而這一數據仍使人“瞠目結舌”。
中小企業仍分不到羹
儘管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已經大大超出預期,但是中小企業在新增信貸規模中所佔的比例同樣也出乎人們的預料。以今年前5個月為例,中小企業的新增貸款僅佔新增貸款總量的5%。 “許多中小企業無法抵押具有足夠價值的資産,以獲取它們需要的信貸額度。”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貝哲民&&,“今年中國的中小企業由於需求下降、利潤萎縮、融資操作困難而面臨種種挑戰,所以今年中國的私人商業投資將大幅萎縮。” 貝哲民繼而指出:“預計今年中國GDP將增長7%,但卻不得不擔心其增長的質量。資産價格泡沫的風險,加上中小企業的信貸困難,證明中國依然面臨嚴重的經濟挑戰。高速信貸增長只是掩蓋了上述問題的嚴重程度。”
銀行放貸能力或受抑制
標準普爾信貸分析師廖強&&,中國的銀行資産質量可能在2009年進一步下滑,但應該仍處於可控範圍。所承受的壓力大小將取決於海內外的宏觀經濟狀況。如果中國經濟的放緩延長,未來兩至三年資産質量將大幅惡化。不過,根據標準普爾當前的經濟預期,銀行系統應該有實力應對資産質量的惡化,但銀行的信用狀況可能出現分化。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中國新增貸款的第一波高速增長基本都投入地方政府相配套的工程,有各級地方財政做擔保,因此風險較小。而第二波的高速增長有很大部分是微觀主體融資需求的增加,這是好事。” “中國銀行業的資産質量最終取決於中國經濟的形勢。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呈現向好的態勢,那麼銀行的資産質量就不會出現太大問題。反之,問題就會比較嚴重。目前,中國銀行業首要關注信貸結構問題,防止貸款過度集中於熱點項目,尤其是房地産領域,從而助推資産泡沫的形成。” 貝哲民預計:“中國央行有可能在未來幾週着手調整貨幣政策。實際上,央行已經大幅提高了對3個月對衝票據支付的利率。” 郭田勇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在未來幾個月內中國的貨幣政策不會有大的變化。“中國經濟向好的態勢還不是很堅實,所以人為性地調整還不是時候。不過,在抑制銀行的放貸能力等方面會有一些微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