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拓“間諜案”似乎有深度發酵之勢。 在首鋼鐵礦石業務負責人譚以新被警方帶走後,寶鋼、萊鋼、濟鋼、本鋼等鋼企高管人員,甚至中鋼協相關人士都相繼曝出被“請去協助警方調查”。與此同時,力拓的最大競爭對手兼朋友必和必拓(前不久雙方宣布合資合作)也被牽扯進來,日前有報道稱,必和必拓為“溝通感情”,曾邀請部分中國鋼企人士觀看奧運會並請著名女歌手獻唱。隨着媒體調查的不斷深入,該案件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大,已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一場由鐵礦石引發的國家經濟安全案例,或將成為打擊跨國公司在華商業賄賂和經濟竊密系列案的開始。
力拓案引發經濟安全焦點
截至發稿時,上述被媒體曝光的鋼企或出面否認,或回避此事,並未作任何官方聲明,真實情況仍不得而知,但媒體已紛紛將此事聯想到力拓“間諜案”及其相關方面。 “雖然還沒有得到官方最終證實,但國內這麼多鋼廠幾乎同時被集中曝光,既説明力拓‘間諜案’影響面之廣,也説明我國鐵礦石市場中確實存在潛規則,同時反映出中國鐵礦石進口市場或許存在的不正當貿易行為。”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鋼鐵分析師赫榮亮分析,力拓與上述鋼廠的一些行為不僅破壞了中國鋼鐵行業的利益,甚至威脅到中國鋼鐵産業的安全。“交易一方一旦長時間有組織、有方案、有針對性他蒐集和探聽另一方的商業機密,就已經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原則。”赫榮亮進一步分析,“而媒體報道的消息如果得到最終確認,那麼,力拓特別對全國鋼鐵行業關鍵經濟信息進行不正當探取,更是嚴重威脅到了國家重要産業安全。” 據業內人士透露,有關人員似乎將包括企業生産成本、企業技術改造水平、具體經濟技術指標、生産技術參數,甚至鐵礦石談判的對策和底線等極為關鍵的信息透露給鐵礦石供應商,這幾乎讓中方在談判中毫無秘密可言。這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中方擁有50%左右世界鐵礦石引進量籌碼卻始終難以拿到滿意的“買方價格”,並且談判還總是那麼艱難。 上述情況的存在,或許是今年中鋼協雖然制定了鐵礦石價格下降40%的目標,卻至今未能達到的重要原因,這額外造成了中國鋼鐵行業數百億元的鉅額虧損,嚴重損害了國家的經濟安全與利益。
打擊跨國公司商賄或成重點
“雖然中鋼協歷年都想掌控鐵礦石談判話語權,但每年都無功而返。今年的談判形勢本來相當不錯,但由於談判機密被洩露,造成了目前的被動局面。”東南大學法學院張馬林&&,從目前媒體的報道來看,力拓4名員工被上海市國家安全局拘捕,肯定是其有切實的證據被中方掌握。如果事實成立,那麼,力拓擔負的就不僅僅是刑事責任,同時還要承擔相關的民事責任,即我國政府會依照《刑法》對力拓的涉案人員定罪,又會依照其他相關法律要求其進行賠償。 “中國政府此時對力拓4名員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打擊,是政府保護國家經濟安全和核心利益的一種手段,也是一種趨勢。”張馬林&&,改革開放30年以來,在引進外資的時候,此前側重保護其利益不受侵犯,現在由於經濟形勢的變化,開始注意在華跨國公司的商業行賄和商業秘密的竊取等問題,這説明國家保護經濟安全和核心利益的保護意識已大大提高。 “國家打擊力拓間諜案可謂正值其時。”和君創業總裁李肅&&,鐵礦石談判事關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對商業間諜行為的打擊,有利於維護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李肅認為,跨國公司在中國商業行賄和間諜事件並非孤案,而力拓事件將導致中國政府更多地關注此類違法行為,今後或許會有更多跨國企業將因商業賄賂或盜竊商業機密的行為受到處罰。 中方此舉可謂開創了商業間諜案的先例。據了解,在去年德國西門子賄賂案件的處理中,涉案人員是由西門子所在國的當地法庭進行受理,並未由中方進行處罰和受理。之前IBM是涉嫌在中國有22.5萬美元的賄賂行為,也未曾得到實質性懲罰。“這也提醒了國內企業,以後千萬要保守商業秘密。”張馬林&&,
不會影響中澳關係
在前不久,中鋁公司注資一事,由於力拓的悔婚,致使一些業內外人士猜測,這將影響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經濟貿易關係。此時,中國政府對力拓4名員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拘捕,會否影響到中澳關係?“力拓與中鋁的合作失敗,只是引發了業內人士猜測,應該與此沒有必然關係。”張馬林&&,中國政府會以力拓員工違法的確切證據告知對方,有法律依據作後盾,力拓和澳大利亞政府將無可辯駁。日前,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 克林在上海&&,對於力拓員工被拘一事,澳方會尊重中國的法律體系,不會影響到中澳貿易關係。 業內人士&&,隨着中國法律體系的日益完善、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健全、跨國企業必須意識到,其應當適應此種變化,不斷規範自己的經營行為,才能切實保障自己合法的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