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下鄉,省錢如何更省心
    2009-04-13    本報記者:劉成友 朱磊     來源:人民日報

  從今年2月1日起,家電下鄉政策開始向全國推廣,距今已有2個多月。近日,本報記者分別在山東和安徽摸底家電下鄉的基本情況,發現這項新生的惠民政策面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民有“三盼”——

  手續簡單些;售後可靠些;産品更多些

  在安徽省宿州各縣區,記者隨機採訪的村民中,大都對家電下鄉政策有所了解,並且已經或者準備購買家電下鄉産品。對他們對家電下鄉政策的評價和期盼,記者進行了一個小型的問卷調查。其中45人在調查問卷中,要求改進家電下鄉産品的補貼效率,並盼望能夠在一週以內拿到家電補貼。
  在山東,同樣有這樣的問題。接受採訪的七八位農民普遍&&,自己是在購買家電一個月左右才拿到了補貼款。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農民老趙去年5月份就買了一台下鄉冰箱,但是鎮財政所的工作人員審核報銷時操作失誤,補貼款至今未領到。他去討説法,財政所讓他去找家電商場,商場不得已又協調財政所。如此往復,讓老趙很是掃興。
  老趙的經歷只是個案。不過農民還是希望報銷手續更簡單一些。“有些農民住得較遠,路途辛苦不説,還花不少路費,有的乾脆就不去報銷了。”農民鄭效龍説。
  對家電下鄉産品最擔心的問題,安徽95%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售後保修,“電器壞了誰幫我們修?過去,我的一台洗衣機因為一個小問題來來回回跑了三趟還沒有修好,後來就丟在墻角裝土豆了。家電進門,咱盼望著服務也能跟上。”蕭縣趙莊鎮郝樓村村民朱廣振的觀點很有代表性。
  近半數的被採訪者還對家電下鄉産品結構提出了期望,“彩電的限價可以再高點,現在俺們村年輕人結婚,都要買液晶電視,也盼望産品的品種再多些。”蕭縣趙莊鎮郝樓村李志説。
  此外,家電下鄉産品存在品種較單一的問題。在山東農村,很多家庭已經買了彩電、冰箱、手機,這幾類産品並不屬於農民急需的産品。肥城市安站鎮一家手機大賣場代賣的手機産品,去年兩個月裏才賣出5部。對此,章丘市勤隆電器商場總經理王勤建議增加抽油煙機,長清區三聯家電商場總經理胡德震建議增加電動車等下鄉品種。此外,應提供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産品,以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記者在山東的採訪中還注意到,“家電下鄉補貼目錄裏有一些不知名品牌。由於不知名的企業很少做廣告,成本較低,流通和銷售環節利潤較高,一些鄉鎮電器商場銷售起來很有積極性。不過,這些品牌該不該列入家電下鄉目錄值得商榷。目前家電企業競爭激烈,一些效益不好的企業,可能過個三年五年就倒閉了,如果農民買了他們的家電,到時候維修都找不到人,那就坑了農民。即使現在,這些企業的售後服務也很難到達農村。”一個家電大賣場的經理不無擔憂地對記者説。

  偷梁換柱有“三招”——

  銷售商私扣補貼卡;揭掉下鄉標誌提售價;假冒中標産品搞促銷

  3月18日下午,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某家電專場,老闆孫克煥在賣出一台創維26L08HR型彩電後,偷偷地將夾在説明書裏的補貼卡拿了出來。雖然彩電上貼着家電下鄉的標誌,買彩電的村民卻並不知情。
  事後,覺得堵得慌的孫克煥將補貼卡還給了對方,並詳細地説明了家電下鄉的政策。談到這件事情,孫克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絕對沒有想冒領補貼的意思。主要是想不給發票,避避稅”。
  有着這種想法的人絕對不止孫克煥一個。不少商戶向記者反映,銷售商私扣補貼卡或者揭掉家電下鄉的標誌,一方面,可以避稅,更嚴重的還會“冒名頂替,在領取人的身份上偷梁換柱是有可能的”,宿州市商務局國內貿易發展科科長劉孝文告訴記者:“鄉鎮專賣店主都是農村人,身邊的親戚朋友大多也是農村戶口,手續齊全,政府很難發覺。如果老百姓都要求買家電下鄉産品和提供正規發票,這個漏洞也就自然堵住了。”劉孝文説。
  不過,另幾種形式的“偷梁換柱”性質則更為惡劣。
  “撕掉家電下鄉標誌的産品,可以充當非家電下鄉産品賣出去,因為幾乎所有的家電下鄉産品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售價,銷售商甚至可以適當提價賺取利潤。”一位銷售商告訴記者。
  “家電下鄉的標誌真的這麼容易掉嗎?”“你可以試試。”
  記者輕輕摳取某家電上的家電下鄉標誌,果然很快便揭了下來。
  “家電下鄉産品應該全部換上鋼印標誌,避免一些人鑽空子。”劉孝文説。
  “還有,個別不知名企業的信譽也是個問題。”這位經理説,不久前他發現,一家不知名企業的某種電器去年未中標前標價1899元,中標後卻提高到2199元。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思考。

  銷售商有“兩怕”——

  出正規發票多繳稅;銷售額與基礎稅率同漲

  為什麼有的經銷商對銷售家電下鄉産品興趣不大?宿州市埇橋區美的專賣店主周友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台1790元的電視,利潤才3個點,村民買電視機,一般要求搭送一根天線,去掉近15元。幫村民把電器送回家,來回運費得15元,再加上稅,你算算我能賺多少錢?”
  銷售商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稅費。“過去,這些店主都是定額納稅,家電下鄉之後,農民必須要用正規發票來領取補貼,過去頂多給張單據,現在每銷售一台家電下鄉産品就要出發票,也就意味着要繳稅。除此之外,銷售商還有兩怕,一怕自己的實際銷售額擺上&面後,政府追究過去偷稅漏稅的問題,二怕銷售額上來後,政府上調基礎稅率。”泗縣商務局分管副局長張靜分析。
  那麼銷售家電下鄉産品真的利潤微薄嗎?記者在泗縣平山格力專賣店店主張明軍那裏了解到:“家電下鄉之後,薄利多銷,事實上總利潤比平時還多了20%左右。”

  相關稿件
家電下鄉遇到三道坎 2009-03-26
江西:“家電下鄉”全省覆蓋 2009-03-23
家電下鄉遇“李鬼” 2009-03-20
專家建議:盡快完善家電下鄉相關監管措施 2009-03-19
家電下鄉如何真正普惠於民 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