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2-23 作者:管克江 來源:人民日報 |
|
|
在“政府將把某些銀行國有化”的恐慌下,美國股市最近劇烈震蕩,2月20日跌至6年來的最低點。雖然白宮發言人聲明支持私人銀行體系,陰雲依舊不散。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政要加入了“銀行國有化”的爭論。 所謂銀行國有化,是指政府接管銀行的資産與負債,直接負責銀行的日常運營。銀行國有化之後,普通消費者的存款將繼續受到保護,貸款條款將進一步放鬆,但投資者擁有的股票價值將幾乎化為烏有。去年9月,美國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的股票價格從接管前的每股7.04美元跌至目前的52美分。 “銀行國有化”爭論的産生源於美國金融危機的繼續惡化。美國政府已向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總共注資900億美元,並承諾為4000億美元的債務提供擔保,但兩家銀行的經營狀況仍不容樂觀。共和黨參議員格拉厄姆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説:“我們不能把錢往無底洞裏扔了。如果國有化能産生效果,我們就得這麼做。”信奉自由市場理論的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18日也説:“為了迅速和有序地進行重組,或許有必要暫時將某些銀行國有化。” 對銀行國有化的擔心導致投資者大量拋售銀行股股票,但是對銀行國有化的爭論遠未結束。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多德説:“我擔心我們最後不得不這麼做,即使只是暫時性的。”而就在兩周前,他還公開否認了銀行國有化的傳聞。法新社報道説,馬裏蘭大學教授莫裏奇認為,美國政府當前的政策最終將導致國有化不可避免。他説,政府已經事實上控制了上述兩家銀行。上周五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的市值分別降至106億美元和242億美元,遠遠低於政府的注資金額。財長蓋特納此前宣布,政府將對有問題的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決定其健康狀況後再繼續發放救助資金。他提出的金融救助方案也因為缺乏細節引起市場不安。BMO資本市場公司的分析家安德魯 博世説:“一旦你告訴市場,獲得資金需要符合某些條件,你無疑在強調破産或國有化的前景。我們不知道誰是其中的勝者,所以就拋售一切。” 目前政府和銀行業者都反對國有化。奧巴馬總統兩周前在接受採訪時説,華爾街期待一個輕鬆的擺脫困境的方法,但這種輕鬆的辦法並不存在。考慮到美國金融業的龐大規模,政府對銀行進行國有化並非明智之舉。美國財政部20日的聲明説,“市場中有很多國有化相關傳聞,但不應將此視為政府政策動向的信號。政府將維持由私營領域所有並管理的金融體系。”花旗集團20日發表聲明強烈反對銀行國有化,宣稱它擁有充足的資本。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劉易斯説:“美國銀行還在盈利,資本和流動性都很充足,並且積極發放貸款。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考慮對它國有化。”他&&美國銀行不再需要政府注資,並敦促政府發表立場更加清晰的聲明。 (本報洛杉磯2月22日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