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期待轉危為機
    2009-02-12    作者:吳志華 張衛中 王新萍 陳曉航 鄒志鵬    來源:人民日報

  圖為阿根廷藝人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街頭進行探戈舞表演,吸引游客駐足觀看。位於南半球的阿根廷目前已進入旅游度假旺季。新華社發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近期,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經濟增長已明顯放緩,但這也可能為拉美提升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提供新的契機。

墨西哥:防貶值 引外資

  墨西哥財政部日前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墨西哥正處於經濟衰退的邊緣,前景不容樂觀,2009年墨西哥經濟增長率預期為0至-1%。
  美國經濟和金融環境的惡化對墨西哥影響嚴重。美國是墨西哥最大貿易夥伴,美國市場需求低迷,直接導致墨對美出口銳減,外貿逆差激增。墨西哥的失業率也在攀升,預計2009年墨西哥就業狀況將更為嚴峻。
  儘管如此,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依舊對本國經濟充滿信心。此前,墨政府為應對危機相繼&&一系列措施刺激經濟。最近,墨政府為防止比索進一步貶值,由央行和財政部組成干預小組,直接向市場拋售美元,增加市場流動性。
  墨政府還把吸引外國投資作為創造就業崗位、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動機和提高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剛剛結束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上,卡爾德龍&&,墨西哥仍是一個安全可靠的投資目的地國,他還稱墨西哥將借機對國家進行“結構性改革”。

委內瑞拉:調結構 擴投資

  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油價的持續走低嚴重影響委內瑞拉經濟。石油收入佔委國內生産總值的60%、出口外匯收入的93%。目前,委石油銷售價格為每桶35美元左右,而2009年委財政預算收入是按年平均每桶60美元計算的。油價大幅下跌直接導致委政府財政收入急劇下降。
  即便如此,委內瑞拉經濟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目前委宏觀經濟指數平穩,債務只佔國內生産總值的20%,外匯儲備相對充裕,基本實現了金融獨立。委石油部認為,由於美國新能源開發周期較長,而新興市場國家&&了大規模的實業投資計劃,隨着下半年限産措施的完全到位,國際市場的能源需求將逐步回升。
  經濟危機將促使委內瑞拉進一步調整産業結構,加大對農業、旅游、礦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投資,在今後4年將向經濟和社會發展投資1000億美元,進而改變過度依賴石油經濟的單一格局。

阿根廷:挺匯率 穩金融

  金融機構和經濟學家預測阿根廷今年經濟增長率將在2%左右,遠低於政府的樂觀預期。最近嚴重的旱情更是雪上加霜。
  為防止再次出現金融動蕩,阿政府和央行一直竭盡全力維繫比索匯率,試圖控制比索匯率下跌的幅度,並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時也為此付出代價,承受巨大壓力。由於鄰國巴西雷亞爾的急劇貶值而阿根廷比索仍居高位,阿根廷對巴西幾乎喪失了出口優勢。許多金融機構認為去年拉美各國貨幣紛紛進入貶值通道,而阿根廷比索卻一直“獨善其身”,其負面效應今年會逐步顯現,並將嚴重制約經濟增長。
  國際農産品需求萎縮以及價格暴跌嚴重衝擊了阿根廷的出口。如這種狀況持續,阿根廷的外貿可能從順差轉為逆差,比索將承受更大貶值壓力。與此同時,阿根廷央行擔心比索的持續貶值會造成銀行存款的大量外逃,而這曾讓阿根廷的銀行系統幾近崩潰。雖然阿根廷政府日前推出了總額高達132億比索(約合38億美元)的振興經濟計劃,但其效果並不明顯。阿政府&&的限制進口産品措施,不僅導致貿易衝突升級,還將物美價廉的商品擋於國門之外,使國內物價隨之上漲,居民生活負擔加重。眼下,阿政府可謂“騎虎難下”。

巴西:拉內需 促就業

  自去年年底以來,金融危機給巴西造成的負面影響正逐步顯現,並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擴散,從生産部門向就業市場發展。去年12月份全國就業崗位驟減65萬多個,尤以製造業最甚。盧拉總統指出,如果失業浪潮繼續蔓延,將引發社會問題,進而毀掉2003年以來政府所取得的政績。受外貿順差下滑及外資出逃等影響,去年巴西經常項目結算已從之前的盈餘轉為赤字。
  巴西政府對國際金融危機及時採取了應對措施,以保障金融市場穩定,促進經濟平穩發展。最近,巴西政府決定將今年的最低工資標準提高12%,以擴大國內市場的消費能力。政府還為低收入家庭和建築商提供住房建設貸款資金,推動民用建築業發展等。
  巴西國內經濟專家普遍看好巴西經濟,認為巴西宏觀經濟基本運行良好,在下半年有望提速增長。據巴西中央銀行的預測,2009年巴西經濟仍有望達到4%的增長率。

拉美:抑貧困 重合作

  前不久,美洲開發銀行副行長聖地亞哥萊維來華訪問時對本報記者&&,全球金融危機給拉美經濟形勢以及長期戰略造成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他説,近年來,拉美減貧成效顯著,倘若不採取有效行動遏制危機,2009年拉美地區一度樂觀的形勢可能出現逆轉,致使貧困人口回升,同時影響該地區居民的衞生、醫療健康以及教育狀況。
  萊維説,與上世紀80年代相比,拉美國家現在具備許多有利因素對抗危機。例如:較良好的財政狀況、穩固的銀行體系、充足的外匯儲備以及有彈性的匯率機制,特別是拉美經濟近年來連續的高速增長,抗危機能力明顯增強。但這次危機的影響超乎拉美國家預期,能否戰勝危機,將取決於拉美各國的應對政策,特別是宏觀經濟管理需要更加謹慎,不能重走增加債務的老路。拉美各國應該加強協調合作,採取措施維護該地區的金融體系,共同應對危機。
  萊維認為,危機也給拉美帶來了機會。危機可以成為加快全球金融改革進程的一個契機。危機後的世界經濟和金融格局可望出現改變,這也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格局的一次重大調整。拉美國家也希望能在新的國際金融秩序中增強本地區的話語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此外,危機可以促進拉美國家內部的企業重組,推動其改變過度依賴某種産業或單一産品的局面,提升本國産業競爭力。儘管一些分析家持悲觀態度,但只要拉美國家能夠採取負責任的態度,加強協調合作,加快地區一體化進程,就能讓拉美地區在世界經濟格局中處於更有利地位。

  相關稿件
中國正在深入拉美地區 2009-01-14
拉美主要股市迎來“開門紅”匯率保持穩定 2009-01-05
拉美:5年牛市終結 部分國家股指“腰斬” 2008-12-23
調查顯示:拉美手機用戶數佔全球總量近一成 2008-12-18
青島啤酒挺進拉美市場 200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