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2.0%,創下31個月的單月最低漲幅。對此,分析人士在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時&&,各種跡象顯示,目前我國經濟中通貨緊縮的風險正在加大,在此背景下,央行年內有可能再度降息。
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帶動PPI下行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PPI同比上漲2.0%,較10月下滑4.6個百分點,已經接近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僅次於2006年4月的1.9%。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李惠勇在接受上海證券報採訪時&&,工業品出廠價格是供求關係的反映,漲幅大幅下跌背後的原因是全球範圍內需求萎縮。他説,從國際因素來看,世界經濟正面臨30年來的最嚴重衰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形成後,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導致我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降低;從國內因素來看,由於全球需求萎縮,導致國內的鋼鐵、有色等投資品價格下降,這也成為拉低PPI的重要因素。 統計局數據顯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劇烈回調帶動PPI大幅下滑。11月,國內原油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4.7%,增幅較10月下降26個百分點。其他主要工業産品價格下滑幅度也很明顯,化工産品與有色金屬11月的出廠價格均為負增長,較10月下降10-20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的出廠價格雖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同比上漲3.3%,但比上月漲幅下跌12個百分點。 莫尼塔諮詢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馬青指出,雖然PPI漲幅低於市場此前預期的3%左右,但是由於油價以及鐵礦石、鋼鐵價格跌得很快,2%的漲幅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年內可能再度降息
李惠勇認為,短期之內,需求降低的趨勢是難以改變的。各種因素都增加了物價下行的壓力,預計PPI在明年4月甚至會出現負增長。 他進一步指出,成品油價格管制可能將在12月放開。屆時,成品油零售價格勢必降低,考慮到這一因素,預計12月的PPI可能逼近零增長。 長江證券策略分析師時偉翔説,觀察大宗商品的現貨價格發現,通貨緊縮的風險正在加大,這種趨勢説明,2009年發生通貨緊縮的概率較大。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混煤的現貨價格已經回落到2008年1月初的水平;冶金焦的價格回落到2007年10月份的水平;原油價格回落到2007年1月份的水平;冷軋價格回落到2006年初的水平,而型材也回落到2007年6月份的水平;有色金屬中的銅價格則大幅回落到2005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申銀萬國的報告指出,在明年經濟形勢更加嚴峻的情況下,&&更多的保增長措施顯得更加必要和緊迫。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來看,12月底以前再度降息的可能性很大。西南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董先安告訴記者,11月數據超預期下降,預示着&&新的調控措施的可能性在加大。 董先安説,本月16日,美聯儲將再度議息,市場對其降息預期較為強烈,歐洲等經濟體也可能跟進,因此,需要密切關注中國會否再次參與全球協同降息。
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可期
儘管未來PPI的走勢不容樂觀,但是市場人士認為,宏觀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目標依然能夠實現。 時偉翔認為,在實體經濟經歷了2007年10月到2008年8月間的快速上漲與2008年8月以來急速下跌的變化後,PPI的走勢由於同比因素影響,已經不能敏銳地反映工業品價格的實際走勢。 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邯鄲的冶金煤價格從2008年12月1日的1350元/噸上漲到1450元/噸;北京地區的冷軋價格則從11月24日的4200元/噸上漲到4350元/噸;化工産品價格也出現了企穩跡象。 時偉翔説,現貨價格的企穩對工業企業的營運和資本市場具有積極意義。從工業企業的營運來看,現貨價格企穩後,企業按照現貨價格重新組織生産,部分行業將受益於成本的下降,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美林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國內鋼材價格在11月的最後一週連續下跌後首次上漲,表明經濟信心正在逐步恢復。 董先安也指出,明年全球經濟將步入衰退,中國經濟明年下半年才能有所好轉。 他認為,國務院日前宣布推出4萬億的刺激經濟計劃,但許多項目的實施並對經濟産生拉動作用,需要一個過程,預計要到明年下半年,其效果才能顯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