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圖為冰島著名的蓋錫爾間歇噴泉,其最高噴水高度居冰島所有噴泉和間歇噴泉之冠,也因此成為世界著名的間歇泉之一。 | 個人可以破産,破産後要麼一蹶不振,要麼從頭再來;企業可以破産,破産後要麼絕跡於江湖,要麼置之死地而後生。在全球金融風暴的肆虐下,出現了一個國家瀕臨破産的傳説。冰雪皚皚中,漁夫悠然撒網的景像是否依然,留給人們無盡的想象。
幸福 購物的“天堂”
雷克雅未克,冰島首都,冰島語意為“冒煙的城市”。不過,實際上,豐富的地熱資源讓它享有“無煙城市”的美譽,並被各國游客評選為北歐和波羅的海地區最清潔的城市。 最近,這裡的街道忽然變得熙熙攘攘起來。曾經昂貴的奢侈品突然變得搶手,甚至賣到脫銷。這裡,似乎一夜之間變成“購物天堂”。 “目前冰島克朗比兩年前貶值將近一半。商品價格雖然有一定上漲,可相對貨幣貶值來講,漲幅不是很大。所以算下來,在冰島消費極為划算,很多貨品甚至堪稱‘全球最低價’。”這不僅是最近到冰島購物的外國客人的心聲,也是冰島當地人的看法。 這個似乎突然間出現的“購物天堂”背後其實是幾乎全線崩潰的冰島經濟:股市一瀉千里、三大銀行收歸國有、經濟損失高達全年國民生産總值(GDP)9倍之多。不過這一切似乎未能影響到首都街道上民眾購物的“喜滋滋”情緒。 “最早傳出金融危機的消息時,我們的確很緊張。”一家旅店的老闆如此描述冰島人的心情,“但或許是媒體報道得太多了,我們變得麻木,反而不再在意了。現在,生活一切如常。而且因為冰島克朗貶值,我們的旅游業和商業反而更加繁榮了。” 雖然也有人為了金融危機憤怒地走上街頭要求總理和央行負責人辭職,大部分人似乎都相信,即便要過一段苦日子,即便國家福利水平會有一定程度的下調,他們的生活不會出現根本性的、災難性的變化。正如一名銀行職員所説:“金融危機總會過去的。當然我不排除過段時間脫下西裝,穿上捕魚裝的可能。”
變幻 讓人瞠目
這種樂觀情緒有個堅強的後盾——冰島的高福利政策。這裡的人們幾乎沒有後顧之憂:醫療費用幾乎全包;直到大學,學費全免;每個不滿18歲的孩子都能領到政府發放的足夠生活所用的補貼;失業後的福利金與上班時所賺工資相差不大;病假、産假期間不僅幾乎全額領取工資,即使公司裁員,對這部分人也有“豁免”。在這樣一個令人安心的環境裏,銀行存款佔個人資産的比例並不高。因此,冰島金融業的大跟頭還不至於從根本上影響人們的生活。 曾幾何時,冰島總理哈爾德還在為了冰島經濟童話般的增長速度喜上眉梢:“我認為,我們綜合了歐洲和美國的長處:北歐的福利制度加上美國的企業家精神。”然而,世事之變幻常令人瞠目結舌。此次源於華爾街的金融風暴幾乎吹垮了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島國。“同胞們,這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危險。在最糟的情況下,冰島的國民經濟將和銀行一同捲進漩渦,結果會是國家的破産。”這是10月6日哈爾德總理通過電視講話對全體國民發出的警報。
破産 真的,假的?
國家會破産嗎?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通俗來講,破産指的是債務人的全部資産不足以清償到期債務。目前,GDP不足194億美元的冰島負債超過1383億美元。理論上,冰島已然破産。但是,專家指出,在國家主權神聖不可侵犯的今天,“國家破産”是形容詞或是驚嘆詞,慨嘆國家經濟處於危急時刻。如此講來,冰島的國家破産不會成為現實,因為沒有機構有權力接收一個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 面對“國家破産”的危險,冰島人民輕描淡寫,政府卻是焦頭爛額。據説總統格裏姆松甚至急得心臟病發住進了醫院。雖然冰島理論上的“國家破産”不可能成為現實,但事實上,冰島要走過此次危機必將以透支國家信用與幾代冰島人的幸福指數為代價。 “從沒看過這麼完整的彩虹,它簡直像童話故事所描繪的一樣完美無瑕!”這是對冰島彩虹的讚嘆。在樹木不多,視野開闊的冰島,彩虹得以像一座七彩拱橋從地平線的這端跨到另一端。希望冰島人能夠在美麗彩虹的護佑下,早日見到風雨後的燦爛陽光。
|
|
冰島,這塊游離於北歐大陸與格陵蘭島之間的陸地,是名副其實的“冰火之國”:1/8的土地上覆蓋着冰川,同時又是世界上溫泉最多的國家。 冰島一度被評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人口僅為30萬,國民生産總值近194億美元,人均GDP位於世界第四,排在美國和英國之前;世界上第二長壽的國家,2005年人均壽命達到了81.15歲;高待遇、高福利,貧富差異不大,犯罪率幾乎為零。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後,冰島成功實現産業結構調整,由單一傳統漁業經濟轉變為多元化經濟。2000年,在政府推動下,銀行業掀起了一輪快速私有化運動。2001至2007年,銀行業資産在6年裏增長了數十倍,冰島的銀行向海外發放了大量的貸款。在此期間,冰島國民經濟快速增長,GDP年均增長4%,2006年達7%。 源於華爾街的金融危機給冰島金融業帶來毀滅性打擊。冰島政府接收三大銀行,扛下鉅額債務。目前,冰島政府正積極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和機構申請救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