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緊急“三率齊動”
    2008-10-09    作者:田俊榮    來源:人民日報

  9月份的經濟數據尚未公布,貨幣當局就果斷出手,這多少有點打破“常規”。可細細剖析,這卻是一次充分考量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之後的有力“亮劍”!
  暫免徵收利息稅充分體現了政府讓利於民,改變政府與居民之間國民收入分配關係的努力
  央行這次的決定出人意料:從10月9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從10月15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9月份的經濟數據尚未公布,貨幣當局就果斷出手,這多少有點打破“常規”。
  可細細剖析,這卻是一次充分考量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之後的有力“亮劍”!

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聯手應對動蕩金融形勢行動的一部分

  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的通過,沒有阻擋住全球股市暴跌的腳步。
  10月7日,紐約股市連續第五天下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5%。恐慌情緒迅速蔓延。10月8日,日本股市暴跌9.38%,創下20多年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印尼股市更是狂瀉10.38%,證券交易所宣布暫停股市交易。
  正在發生的美國金融危機被美國媒體稱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風暴,各國政府、央行紛紛緊急&&救市措施。
  “中國央行這次緊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聯手應對動蕩金融形勢行動的一部分,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負責任的態度。”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室主任彭興韻説。
  此前,央行新聞發言人也曾&&,中方願與美方加強協調與配合,也希望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克服困難,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也是國內經濟“保增長”的需要,有利於提振企業的信心

  緊急下調“二率”,也是國內經濟“保增長”的需要。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潘向東認為,由於美元和美國經濟的全球地位,美國金融危機有可能帶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從而使我國出口的外部環境在未來兩到三年趨於惡化,經濟增長面對的形勢更為嚴峻。
  今年以來,隨着原材料漲價、用工成本提高、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調整,企業經營成本在上行;而外部需求在下行。兩面夾擊之下,企業利潤出現了快速下滑。降息有利於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避免其利潤進一步惡化。
  專家指出,在經濟高漲階段,直接控制信貸比調整利率更有效。這是因為,我國利率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利率調整對經濟過熱的抑製作用有一定的滯後。而在經濟回落階段,降息則是最佳的貨幣政策工具。這是因為,隨着企業利潤增速的下滑,即使放鬆信貸管制,銀行出於風險考慮也不願意放貸;而降息能使企業財務狀況有所改善,從而有望獲取更多的銀行信貸。
  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則會增加銀行的可貸資金,有利於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
  更為重要的是,“二率”下調傳遞了松動銀根的信號,有利於提振企業的信心。
  從另一個角度看,時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金融危機過後的外需減少也難以支撐國內物價的過快上漲。“我國通貨膨脹壓力有望得到較大緩解,這是央行敢於下調‘二率’的‘底氣’所在。”彭興韻説。
  多數專家認為,繼9月15日之後央行再度宣布下調“二率”,意味着貨幣政策在實際操作上已告別從緊,轉向松動,政策重點開始轉向“保增長”。這樣的趨勢形成後,短期內不大會逆轉。

暫免徵收利息稅能起到對衝作用,同時體現了讓利於民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此次在下調“二率”的同時,還宣布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稅。
  從1999年11月起,我國對儲蓄存款利息開徵20%的利息稅。當時的初衷之一,是將儲蓄“趕”出銀行,刺激消費,擴大內需。而事實上,擴大居民消費主要取決於百姓是否“有錢花”和是否“敢花錢”。在養老、教育、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居民消費有後顧之憂,不敢花錢,即使徵收利息稅,相當一部分人還是選擇儲蓄。
  利息稅很難實現當初的開徵目的,調減乃至取消就勢在必行。去年7月,利息稅稅率從20%調減為5%。這次暫免徵收利息稅是去年行動的延續。
  專家坦言,在存款降息的同時暫免徵收利息稅,能起到“對衝”作用,給存款人一定的補償。同時應當看到,暫免徵收利息稅或許給居民帶來的實惠不算太多,但充分體現了政府讓利於民,改變政府與居民之間國民收入分配關係的努力。

  相關稿件
央行重啟中期票據發行 緩解股市減持壓力 2008-10-07
央行調查顯示:儲蓄再次成為居民理財首選 2008-09-23
央行報告:農村地區銀行卡業務發展迅速 2008-09-19
央行降息是對金融危機的試探性反應 200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