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分子盯上大米白面
    2008-09-24    作者:杜海濤    來源:人民日報

朱國芳 繪

糧食“偽裝”出口

  記者近日從青島海關獲悉,該關查獲福建省某公司走私出口糧食案。該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將麵粉“偽裝”成氧化鋅出口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初步查明,從今年2月起,這家公司先後走私出口22票,總計2288噸。
  9月初,廣東珠海拱北海關在對深圳某公司報關出口一批名為“鋼鐵門”、“屋頂板”等雜貨進行監管時發現,裝載“屋頂板”的貨櫃車內,用紙板遮蓋藏匿著一袋袋新鮮麵粉。經過現場清點,共100袋、2500公斤。這是拱北海關首次在貨運渠道查獲糧食走私案件。
  海關總署提供的資訊説,今年,糧食走私成為一種新現象。上半年,深圳、杭州、寧波等海關均連續查獲糧食走私案件。其中,僅6月份,廣州黃埔老港海關就連續查獲7起,頻率之高引人關注。6月2日,滿洲裏海關還一次截獲350噸企圖偽裝成水泥走私出口的麵粉和大米,成為近期全國海關查獲的最大一起糧食走私出口案件。

“價格洼地”成誘因

  “國際糧價大幅攀升是近期糧食走私的主要原因。”拱北海關的緝私人員説。
  記者從糧食部門了解到,今年5月以來,國際市場上每公斤大米的價格超過了12元人民幣,而國內市場上大米的價格基本穩定在每公斤3元左右,國際市場米價約為國內的4倍;國際市場麵粉價格接近7000元/噸,而國內市場價約為5800元/噸,每噸價差在1000元左右,國內糧食市場已成“價格洼地”。
  為保護國家糧食安全,自今年1月份開始,我國對57個稅號的糧食原糧及其制粉徵收5%—25%的出口暫定關稅,同時對小麥粉、玉米粉、大米粉三種商品涉及21個稅號的糧食制粉實行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在這樣的形勢下,一些經銷商經不住暴利誘惑,不惜鋌而走險,幹起了糧食走私出口的勾當。
  烏魯木齊海關現場業務處處長賈秀東説,目前新疆大米市場價約為3元/公斤,而在一些與新疆接壤的國家,大米市場價約為1.5美元/公斤,每走私1噸大米可獲利約1000美元以上。“一些不法商販來烏魯木齊後,先設法尋找中間人,然後從糧食批發市場採購糧食,委託物流公司和報關公司幫忙,通過偽報品名等方式,逃避海關監管,走私販賣到國外市場。”

遏制糧食走私要從源頭入手

  “這是直接從國家的口袋裏掏錢。”黃埔海關一位關員説,糧食非法走私出口危害很大,不僅使國家對農民的種糧補貼相當于變相補給國外的消費者,而且一些不法商人通過偽報品名走私糧食,不僅逃避臨時出口關稅,甚至還可以騙取國家其他品種的出口退稅。
  海關總署表示,針對突然頻發的糧食走私現象,已要求各地海關進行專項風險分析,嚴密關注走私趨勢,並進行專門布控。
  一些糧食專家認為,遏制糧食走私要從源頭入手。當前我國內生和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要有效治理通貨膨脹,必須繼續加大對糧食生産的扶持力度,保持糧食價格基本穩定;但是,從保證糧食安全的長遠戰略考慮,在物價上漲壓力趨緩以後,應逐步改變國內糧食價格較低的狀況,“這既能從根本上保護農民利益、調動糧食生産積極性,也是遏制糧食走私的治本之策。”
  從糧食流通角度講,專家建議有關部門要採取措施,扶持一批上規模的糧食企業,提高面向全球糧食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此外,還應密切注意國內外糧食市場的變化趨勢,建立市場監測預警體係。

  相關稿件
湛江市嚴厲打擊北部灣海域走私出口 2008-09-23
拱北海關查獲2500公斤走私麵粉 2008-09-22
深圳海關打擊毒品走私繳毒一百七十余公斤 2008-09-19
美國借助飛艇稽查走私和偷渡 2008-07-29
廣東年內將建成反走私電子監控係統 200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