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破産提升金融危機震級
    2008-09-16    作者:李畫    來源:國際金融報

  據美國媒體9月14日稱,美國銀行和英國巴克萊銀行相繼放棄收購談判,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將面臨破産。次貸危機雪球越滾越大,美國政府出手救助乏力,次貸危機影響仍在蔓延。

警惕資金和道德風險

  由於美國政府拒絕為這次收購提供保證,收購談判陷入僵局,《華爾街日報》上周六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雷曼兄弟已經聘用律師準備破産申請。同時,美國銀行閃電宣布收購美林談判計劃,美國國際集團(AIG)迅速制定重整方案。
  今年3月,美國政府注資290億美元,摩根大通得以成功收購貝爾斯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拒絕為雷曼收購案提供擔保,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與保險係教授杜亞斌認為,面對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破産,政府救助已經力不從心。
  次貸危機影響仍在蔓延,金融機構多米諾骨牌效應還在繼續。貝爾斯登、雷曼、美林、AIG、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以及無數中小型金融機構也紛紛陷入危機。顯然,短期內美國財力無法支撐對這些機構的救助。
  “但是,一旦出手,美國更多考慮的是其將遭受的道德風險。”杜亞斌認為,一旦政府接手金融機構,就等於鼓勵和縱容銀行過度投機和疏於管理的行為。這樣,很容易助長金融機構依賴心理,直接等待政府救助。歐洲央行為防止道德風險,曾明確&&,不會效仿美國的救助行為,也不會使用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
  此前,曾傳出德意志銀行和韓國産業銀行收購雷曼股份消息,最後卻無果而終。據悉,雷曼兄弟近日可能公布將控股公司分拆成兩個獨立的上市公司計劃。除了收購談判和分拆公司外,雷曼還與諸如滙豐銀行、皇家蘇格蘭銀行等金融機構磋商融資,繼續與包括KKR、巴恩資本集團在內的私募股權基金討論出售旗下的資産管理業務,企圖挽救面臨破産的局面。
  注資貝爾斯登不久,美國政府即向證券投資銀行進行流動性支持,允許投行用其包括不良資産在內的資産向央行貸款和限額交換央行國債,而該政策以前只對普通銀行實行。此舉表明,美國政府已經為投資銀行提供了另一條救助渠道。
  “確實我們不應當試圖保護每家機構,金融市場的正常更替過程就是有贏家也有輸家。”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美國時間9月14日如是説。

樓市穩定方可走出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可能引起全球經濟危機。次貸危機爆發後,大規模證券投資資本撤出華爾街和其他國際金融市場,進入商品市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高了石油和糧食價格,全球通脹急劇惡化。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指出,由於國際金融市場一直是金融強勢群體制定游戲規則,弱勢群體處於被動地位,金融市場最強勢力的華爾街危機四伏,新興市場更成為無辜受傷的埋單者。
  9月8日,美國政府宣布接管“兩房”,被看作是次貸危機長期利好消息。但有專家指出,這也正好表明,次貸危機還在繼續惡化,政府目的在於暫時穩定美國金融市場,造成新一輪貨幣緊縮,避免波及實體經濟層面。
  次貸危機最終結束,房地産市場首先要止跌,杜亞斌説。房地産存貨處理得差不多的時候,意味着銀行不良貸款減少,銀行資本充足率恢復到正常水平,金融機構資本充足,金融市場逐步穩定下來,重新等待新一輪投資開始。

次貸危機將成“腐蝕性”力量

  對此,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也有同感,9月14日他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説,美國正陷於“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這場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這是我職業生涯中所見最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可能仍將持續相當長時間,並繼續影響美國房地産價格。我認為,美國躲過經濟衰退的幾率小於50%。”格老認為,這場危機將持續成為一股“腐蝕性”力量,直至美國房地産價格穩定下來;危機還將誘發全球一系列經濟動蕩。
  他還預測,將有更多大型金融機構在這場危機中倒下。

  相關稿件
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將申請破産保護 2008-09-16
德意志銀行&&無意收購美國雷曼兄弟公司 2008-09-12
日最大券商野村證券有意收購雷曼兄弟股份 2008-09-08
雷曼兄弟股權出售傳言福兮禍兮? 2008-08-22
美分析師:雷曼兄弟本財季或“轉盈為虧” 200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