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貿易組織30多個主要成員21日在日內瓦開始部長級磋商,試圖為在年底前結束多哈回合談判作出關鍵性努力。但會議一開始就籠罩在一片劍拔弩張的氣氛中。
矛盾:利益各方互不相讓
自2001年11月啟動以來,多哈回合談判已經走過了近7個年頭,但這場被冠以“發展回合”的新一輪全球貿易談判卻始終受阻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 一方面,發展中國家指責發達國家始終不肯在降低農産品關稅和削減農業補貼方面作出實質性努力,繼續對本國農業實施保護;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則堅決要求發展中國家在非農産品市場准入方面作出更大讓步,向發達國傢具備競爭優勢的工業品敞開大門。 21日,美歐實施的農業補貼政策成為眾矢之的。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33國協調組認為,美國等發達國家削減鉅額農業補貼才是解決多哈回合僵局的關鍵。印度商務秘書戈帕爾 皮萊指出,多年來,美歐在農業補貼問題上絲毫沒有讓步,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説,農業事關民眾生計,因此沒有多少妥協空間。 作為發達國家一方,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和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將火力集中在印度、巴西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身上。 他們威脅説,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只有進一步開放工業品市場,多哈回合談判才有談成的希望。 雖然歐盟&&有意將農産品關稅削減幅度由54%上調為60%,但是此舉並未引起發展中國家多大興趣,甚至被自己人批評為“華而不實”。 巴西談判代表説,這不過是歐盟“在玩宣傳把戲”,並非新的讓步。
“內亂”:歐盟與印度各有難處
除了分歧難消外,此次會議還面臨其他一些不確定因素,歐盟和印度的“內亂”更是增添了談判的變數。 作為歐盟“首席”談判代表,曼德爾森這次可謂內外交困。他不僅要代表歐盟與其他成員討價還價,還要在內部面臨來自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的牽制。 身為農業大國的法國一直指責曼德爾森在開放歐盟農産品市場和削減農業補貼問題上讓步太多,卻沒有在降低工業品關稅問題上得到談判對手的相應回報。這次,法國農業部長米歇爾 巴尼耶以歐盟輪值主席國代表身份親臨日內瓦,頗有現場督陣的意思,這勢必會嚴重制約曼德爾森在談判中的靈活性。 而談判首日,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卡邁勒 納特卻缺席會議,因為他已匆忙趕回國內參加議會對政府的信任投票。印度議會21日舉行特別會議,並將對以總理辛格為首的政府進行信任投票,這對於因執政盟友退出而遭遇危機的辛格政府來説是一次嚴峻的政治考驗。 參與談判的人士透露,有關各方都在密切關注印度國內的政局變動。作為多哈回合談判的重要一方,印度政府的變化可能會使與會者不得不提前打包走人。
進程:實質性磋商開始
世界貿易組織30多個主要成員的代表22日開始就發達國家削減農業補貼等多哈回合談判未決議題展開實質性磋商。 世貿組織發言人基思 羅克韋爾在當天中午的媒體吹風會上説,各代表團間下午開始的磋商將集中於農業補貼、農産品關稅和工業品關稅等導致多哈回合談判久拖不決的核心議題,這需要各方表現出相當的靈活性和政治意願。 羅克韋爾説,此前的一天半時間裏主要是各方闡明立場,儘管各方均強調達成協定的重要性。但他同時承認,迄今所有與會成員均無意作出重大讓步,談判前景不容樂觀。
中方態度:力爭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21日在日內瓦呼籲世貿組織成員拿出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努力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成功。 陳德銘當天出席世貿組織的一次代表團團長會議併發言。他説,世界經濟正面臨着金融市場動蕩、通貨膨脹上升、糧食價格上漲等諸多挑戰。多哈回合談判如能取得成功,將對世界經濟擺脫困境,維護公平的貿易環境,促進成員特別是發展中成員的經濟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強調,農業是多哈回合談判的核心。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會將農業問題放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首位。就中國而言,處理好8億農民的生計,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 陳德銘還&&,中方希望在談判的最後關頭,特別是在世界經濟目前面臨重重困難的關鍵時刻,世貿組織各成員能夠同舟共濟,拿出足夠的智慧和勇氣,為談判走向成功鋪平道路,實現多哈發展議程,實現互利共贏。
花絮:靠文化衫鼓勁
對於參與談判的世貿組織各成員方代表來説,為期5天的會議將會異常艱苦。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農産品和非農産品市場准入這兩大焦點議題上依然分歧難消。 但是,如果這次仍不能打破僵局,那麼已經持續近7年的多哈回合談判將再度面臨被耽擱的危險。為了給與會者鼓勁,會議組織方特意準備了一批印有激勵標語的T恤衫分發給大家,以資紀念。其中一件T恤衫上寫着“多哈回合協議正逢時”,另有一件正面印着“多哈回合世界之旅”,背面印着以往歷屆部長級會議的日期和地點。 (據新華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