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領跑國産化
    2008-05-19    作者:胡謀 高雲才    來源:人民日報

  國家發改委近日一紙通報,引起了記者注意:瀋陽高壓成套開關股份公司自主設計生産的35千伏高壓開關櫃中標深圳地鐵3號線。這只是眾多國産化設備中標3號線建設的一個標誌。深圳市市長許宗衡説:“地鐵國産化,成了深圳解放思想、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又一個試驗區。深圳地鐵是打造深圳新優勢的一個孵化器,催生了一個又一個自主創新企業。”

即便國産化是“高壓線”,也要上
“怕,能幹成事嗎?”楊少林態度堅決

  國産化率從早期的70%躍升到現在的80%,這是深圳地鐵大刀闊斧推進國産化的信號。
  深圳地鐵3號線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敏説:“3號線國産化率將達到和接近80%,相關設備的招標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因為國産化不僅降低了地鐵造價和運營費用,而且能夠促進自主創新企業發展,所以,3號線投資公司成立之初,就以國産化為己任。”王敏清醒地意識到,如此大面積實現地鐵裝備的國産化,不僅需要對城市地鐵建設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需要對國産化設備的堅定信心,需要足夠的風險意識和應對困難的勇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陳小洪告訴記者,當前的地鐵建設中,對待國産化問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排斥國産化設備,能用外國設備就用外國設備。因為,使用外國成型成熟的設備,對業主而言,不存在責任風險和運營風險。另一種態度是,儘管看到國內設備並沒有跨國公司設備的知名度,但還是盡量使用國産化設備。
  深圳市在地鐵建設過程中,努力通過業主主導,推動設備國産化,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價,節約有限的財政資金。3號線總經理楊少林説,通過大致匡算,由於高密度使用國産化設備,3號線工程的設備造價大約在1.5億—1.7億元/公里,達到國內地鐵設備造價的一個新低,突破了1號線創造的1.87億元/公里的全國地鐵造價最低紀錄。
  楊少林説:“就設備採購而言,就是努力花最少的錢,幹最好的工程。”他分析,實際上,並非外國設備就沒有技術和商務上的風險。有的城市的地鐵由跨國公司提供的信號系統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後來在國內信號廠的大力配合下,解決了信號技術應用上的問題。另外,外國設備不僅報價高,而且運營和維修費用很高,在建設、管理、維護上都有相當高的後續成本。
  深圳市政府秘書長李平清楚地記得,我國有隧洞在開挖過程中,需要一種能原地掉頭的機車,結果花了數千萬美元從國外引進。由於是非標準生産車輛,又只適應一定的特殊需要,以至於零配件都沒有辦法得到供應,這些機車後來都成了廢物。他説,在基本建設過程中,外國好的設備當然也要採用,但是必須打破外國設備壟斷中國地鐵的格局,不能迷信外國設備。
  “即便國産化真的是‘高壓線’,也得上。怕這怕那的,能幹成事嗎?”楊少林態度堅決。3號線之所以突破70%的國産化率,就是看到了改革開放後我國技術裝備水平的突飛猛進,總結了1號線在國産化上的有益經驗。

國産化土壤,孕育出甜美的果實
“瞧瞧,我多少個世界第一,牛吧?”簡練嗓門很大

  就已經建成運營的深圳地鐵而言,1號線是國産化成果的一個生動求解。
  聽説記者是來採訪地鐵國産化的,簡練幾乎一路小跑着來迎接,因為,1998年從北京二七車輛廠副廠長崗位調到新組建的深圳地鐵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簡練從事地鐵建設的國産化工作已經有10年的歷史,有太多話要説。
  來到市中心地鐵香蜜湖站,只見地鐵運營秩序井然,溫控和防火系統、屏蔽門、自動售檢票系統等國産化設備運行良好。截至2008年5月15日深圳地鐵已安全運營1233天,日均客流超過35萬人次,國産化的車輛和機電設備系統經受了考驗,充分地驗證了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先進性。
  李平説,1998年的1號線建設之前,深圳在給國務院的報告中,就將國産化設備達到60%作為一個奮鬥目標,顯示着深圳地鐵國産化的決心,但由於是第一次,需要探索,所以留了一些餘地。當時的國務院主要領導看完報告後,果斷地把60%改成70%。對深圳地鐵的建設者來説,這既是一個崇高的使命和光榮的任務,更是一個挑戰。
  當時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因為,地鐵建設設備,特別是關鍵設備的機車、信號、供電、路軌系統採購,還沒有敢碰國內設備的,説地鐵國産化,都是天方夜譚,更何況去實施了!但深圳地鐵不信邪,提出以業主為主導,指導國內企業創新産品,演繹了許多動人心弦的創新故事。
  在地鐵建設過程中,深圳地鐵有屏蔽門和機車門同時開啟的需要,但那時國內外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做到。作為一家很小的信息化公司,北京和利時電子公司中標了這項業務,在國內著名專家的幫助下,這家公司終於攻克難關,開發了世界第一項地鐵機車屏蔽門和機車門同時開啟的系統集成技術。此後,該公司憑藉着這項技術在業界名聲大噪。
  非接觸自動檢票系統是深圳地鐵必須攻克的難關。當時,這套系統國內外都沒有。一家著名的跨國公司接單報價就是6億元,深圳地鐵通過市場調查發現,深圳現代計算機公司有這個方面的潛質,在招標中,該公司以最低價中標。現代計算機公司通過攻關,成功開發了這一系統。
  西安信號廠中標深圳地鐵1號線信號系統,通過攻關,實現準時同類信號轉換,為地鐵安全運營提供了準確的參數和運營保障。西門子在同西安信號廠合作時,其原來報價很高的信號技術轉讓因為這項領先世界水平的發明,而變成了零資金技術轉讓……
  “瞧瞧,我多少個世界第一,牛吧?”簡練話語中透着自豪。1號線建設因創造28項新紀錄而獲得“中國企業新紀錄創新成就獎”,也是全國唯一獲得此項獎的地鐵企業。

  相關稿件
中國南車集團獲得孟買108輛地鐵車輛訂單 2008-05-13
我國地鐵車輛實現出口印度“零突破” 2008-05-13
我們結婚在地鐵 2008-04-28
“地鐵進學校”:學生怎麼辦? 2008-04-25
地鐵口建在教學樓內 200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