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擬同中國簽署無限期貨幣互換
    2010-07-08    作者:張競怡    來源:國際金融報

    曾與中國在2008年12月簽訂了260億美元(按當時匯率約合1800億元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的韓國,正考慮與中國簽署經常性貨幣互換協議方案。一旦簽署成功,兩國就可以無限期地進行貨幣互換。
  韓國當地媒體援引韓國政府相關人士的話稱,“和中國簽署經常性貨幣互換協議能大幅降低金融危機的風險。作為簽署經常性貨幣互換協議的第一階段措施,韓國向中方提出,把兩國已經互換的貨幣用於兩國企業貿易結算。”如果順利度過上述階段,韓國希望最終在韓中之間構建經常性貨幣互換機制。
  專家認為進一步加強外匯合作,有利於亞洲地區的貨幣穩定,對中韓兩國的貿易發展也有實質的推動意義。
  上海師範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孫茂輝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加強合作是雙贏之道。一方面加強貨幣互換力度有望促進中韓貿易;另一方面通過這種方式,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進一步簽署經常性貨幣互換協議,貨幣互換的額度和期限有望大大放寬。這是順水推舟的事情,近年來,亞洲地區企業和個人持有人民幣消費、交易的需求大幅上升。一國企業、居民持有人民幣多了,自然就要求國家層面在外匯上進一步合作。這種自然進程對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也有推動。”
  此外,專家還指出,韓國的表態與其調整國家戰略有關。韓國企劃財政部7月4日曾發表題為《看待亞洲經濟的兩個視角》文章稱,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經濟快速復蘇,亞洲經濟一枝獨秀,成為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危機的主力。韓國提出,亞洲要構建可持續增長的經濟結構,其出口與內需都要謀求均衡發展。具體來看,韓國提議,應通過與東盟的既有合作機制繼續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擴大內需市場外延;繼續推動韓中日FTA和投資協定,消除各種貿易壁壘,促進區域投資。早在2009年,韓國就瞄準了中國市場,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研究院還針對中國12個城市3600名消費者進行了問卷調查。
  不過,孫茂輝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離不開與亞洲國家合作,但各個國家的競爭也給人民幣國際化帶來不確定性。他指出:“人民幣如果想成為儲備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必須解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這一課題。而人民幣國際化的不確定性則要求我國在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競爭中佔據一定優勢。”

  相關稿件
東盟與中日韓多邊貨幣互換協議生效 2010-03-25
蘇寧:推動貨幣互換機制多元化 2009-10-21
中俄近期有望貨幣互換 2009-10-14
中俄或簽貨幣互換協議美元地位難撼 2009-09-10
境外貨幣互換成熱錢流入通道 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