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猜就是你
《我不是教你詐②》:工商社會處世篇
    2010-06-18        來源:經濟參考網

    管束自己屬下遵守職業道德,也是做主管的職責。

    “不錯吧!”小陳打開車窗,讓穿過相思林的清風吹進來。
    車子爬得更高了,山下的景色從樹梢浮現。晚霞逐漸變暗,點點的燈火開始閃爍。
    “你怎麼知道這裡的?”小靜突然轉過臉。
    小陳的心一震,幸虧有準備,從口袋裏掏出一張飯店的簡介遞過去。
    這簡介還是一年前順手拿的,原本打算介紹給朋友,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那時小陳是這裡的常客,總在暮色中帶着前女友,衝上這山頭的旅館。
    旅館頂樓是餐廳,有鋼琴和小提琴的演奏。更棒的是那落地大玻璃窗,正對着遠處&&的十里紅塵和一灣如帶的淡水河。
    為了談情,他們總選在距鋼琴最遠的一個窗邊的座位,看天上與地下的星海一起閃爍。
    只是相愛容易相處難,約會愈多,問題也愈多,原來都打算訂婚了,卻為一點小事鬧翻。
    鬧翻也好,不跟那個吹,也沒機會追今天的小靜。
    旅館在眼前了,小陳故意東張西望,找到那個熟得不能再熟的停車場。停妥車,跳下來為小靜開門。
    這種動作,他以前是不會做的。但是,今天不同了,面對小靜這樣的公主,他必須好好表現。他決定把她追到手,娶她進家門,也娶下自己工作的這個公司。
    他在前面跑,左看看、右看看地找出口。再把電梯門按着,讓小靜走進去。
    “應該是頂樓。”他撳了最高的一個鈕。
    “是透明電梯!”當電梯升出地面,小靜興奮地叫了出來,
    “你看,我們好像飛過樹林。我從來不知道,&&的夜景這麼美。”
    “是啊!是啊!”他也興奮地喊着,想到以前的那位,起初也是這麼興奮。他暗暗告訴自己:“要好好把握這個成功的開始。”
    走出電梯。一年沒來,還是老樣子。柔柔的壁燈照着深紅的地毯,伸展到餐廳的入口。
    樂聲依舊,鋼琴和小提琴正奏出他最愛的那首曲子。
    經理迎過來,也是熟人。他心想:“糟了!”趕快使個眼色。
    眉頭一揚、一笑。經理客氣地招呼:
    “小姐、先生請進!有沒有訂位?”
    他搖搖頭。經理又一笑,帶他走到窗邊的“老位子”。
    “好棒啊!這個位子。”他笑着説,看看小靜,“對不對?景色又美,音樂又不會太大聲。”
    “是啊!”小靜望著窗外。看得出,這可愛的女生已經陶醉。
    “這是我們敬二位的。”經理居然親自端來兩杯香檳。
    他笑着接過,知道這是對“老顧客”的優待:“謝謝!謝謝!還麻煩您推薦個拿手菜。東西好,我們以後會常來。”
    他心想,以後每個禮拜,又要來這兒報到了。説不定有一天,還會在這兒開訂婚派對呢!
    湯端上來了。先給小靜,再放在他面前。
    “這,這不是陳副理嗎?”突然端湯的小姐叫了起來。小陳抬頭,迎上個熟面孔。
    “老位子、吃老東西,一猜就是你。”那小姐高興地喊,又一轉頭,驚訝地説,“咦!趙小姐呢?”

    想一想

    寫完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多年前做記者時的一段趣事:
    有一陣子台灣的性病十分氾濫,某大醫院特別為此舉行了一個記者會。
     主持會議的是著名的泌尿科主任,他細細分析了當時性病氾濫的原因,也對社會發出防治的呼籲。
    記者會後,一群跟他熟識的記者一起擁進他的辦公室聊天。
    “跟您認識真不錯,哪天,要是我們中了標,就可以偷偷找您解決了!”有記者開玩笑地説。
    “那當然!那當然!”主任豪爽地答應。
    “不過您可得為我們保密喲!”一位記者又説。
    “哎呀!這個你放心!”主任手一揮,“連署的署長都找我看。”
    記得當時大家都笑彎了腰。只是而今想起來,真為那位主任捏把冷汗。他豈知如果換在美國,他很可能因此被告,搞不好還被吊銷行醫的執照。
    我在前面説這兩個故事的目的,是為討論“工作倫理”中的“職業道德”。
    醫師有醫師的職業道德,他不能把病人的隱私洩露出去;律師有律師的職業道德,即使他的委託人告訴他犯罪的事實,他也要守密。
    同樣的,銀行職員不能隨便透露顧客的財務狀況;餐旅業的員工不該“問”或“説”與他工作不相干的問題;計程車的司機,不能因為下一位乘客好奇地問:“剛才那位下車的小姐,是從什麼地方上車的?”就很豪爽地説:“哦!從路的賓館上車。”
    或有人要講,這有什麼不可以?他們説的都是實情,講的都是真話。
    但也要知道,那些真話説出來,卻違反了職業道德。而這些職業道德,都是人類社會經過長久摸索,才找出的倫理、原則、行規,當你違反了它,常會造成進步的阻礙。
    舉個例子:
    美國聯邦政府曾經下令,不準學校把非法移民子女的資料提供給移民局。原因是,移民局雖然可以因此而輕鬆地抓到非法移民,並遞解出境,卻也因此造成非法移民不敢把孩子送進學校。
    於是,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機會,造成對孩子的傷害,也造成社會問題。
    同樣的道理,讓我們想想——
    如果人們不信任醫生能為他守密,自然諱疾忌醫,病情加重,甚至因而造成氾濫。
    如果人們不信任國稅局,怕稅務人員把自己高所得的資料公布,而被黑道勒索,就可能逃稅。
    如果教友不信任神父能保守秘密,有誰敢去“告解”?
    如果人們不信任銀行,不敢把錢存進去,銀行又怎麼經營?
    如果人們不信任律師,連自己涉案的實情都不對律師説,這案子又怎麼處理?
    難道回復到以前“拉下去!打五十大板,看他招不招?”的時代嗎?
    什麼叫民主?
    民主的第一原則,是每個人要自守分際,在自己有“説話的自由”時,也知道不可因自己的自由,影響到別人的自由和權益。
    進一步,管束自己屬下遵守職業道德,也是做主管的職責。
    護士不可洩露病人的秘密,法律助理不可洩露客戶的秘密,商業秘書不可透露老闆往來的秘密,都是當然的事。
    洩露了怎麼辦?
    主管負責!只怪你教導不週、用人不善,連這點基本的職業道德都不能教屬下遵守,又怎麼成大事?
    所以,前面故事中的女侍固然多嘴,作為她的經理,也難辭其咎。
    談到用人,讓我們看下一個故事。

  相關稿件
《懸崖邊的貴族》的斷想讀書留香 2010-05-18
得書在緣,讀書在悟,藏書在心 2010-02-26
於丹:讀書像"老牛吃草" 2009-12-22
網絡時代必讀書 2009-10-09
噹噹網第三屆中國網民讀書節舉行 200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