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書伍、聯強國際,對於大多數普通中國人十分陌生。但是一本書的出版和暢銷卻將他們引入到公眾的視野。這本書就是《將才:讓年輕人少奮鬥5年》。
“好為人師”,老闆講課提綱
作為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高科技通路集團的聯強國際的總裁,台灣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畢業的杜書伍先生,身上流着教師的熱情。父母親都是老師,杜書伍大學時也在夜校當過兼任老師,或許因此對教育員工、年輕人特別熱中,他喜歡把對事物的觀察轉化為理論,並散發、流傳出去。
在他的管理理念中,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
而這些觀念不能僅僅放在自己頭腦中,而且要讓每個同仁加以掌握,將對整個公司的運作效能大有裨益。“一個人要觀念正確,才能有效率的工作。”“所以我自己體悟到什麼,我就講給部屬聽。”當公司快速發展到一定的平台後,幹部越來越多,他乾脆當起“老師”,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召集幹部“上課”。
公司群發郵件,內部培訓教材
隨着公司規模不斷擴張,管理人員和員工人數劇增,無法一一面授,有愈來愈多的同仁無法直接聽到杜書伍講的課,容易造成認知的隔閡,於是他嘗試改用書寫的方式記錄這些觀念認知,並透過電子郵件寄發給內部員工。
文章的內容也開始有所擴大,有些是針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容易産生的迷惑,有些是減少部門摩擦的小觀念,有些是普遍存在企業制度運作的盲點,皆為經營企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題目都很小,貼近職場。是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最接近、最能轉化使用的方法和技巧。
內部郵件流失,客戶溝通工具
這些文章開始只是在公司內部傳閱,但其豐富的內容,與個人和公司貼身的關係,讓人們希望與更多的人分享。一些同仁開始想到,若是客戶透過閱讀聯強EMBA文章而能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不也有利於公司業務的推展?於是便陸續轉寄給經銷商。
這些公司大老闆為文創作的文章,一點都不嚴肅與教條,談的是工作中人人會碰到的課題,角度深入淺出,以小窺大,收到的客戶、經銷商、合作夥伴都深覺有收穫,無形中為杜書伍養出一批忠實閱讀的“粉絲”。公司乾脆隨電子報發送,並稱之為“聯強EMBA”成為傳播聯強國際的形象的工具,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互聯網傳播,公司網站定期欄目
郵件外流、電子報主動發送,大量文章被轉載到互聯網上,讀者更廣泛普及到各行各業意想不到的對象。台灣和大陸許多企業、大學、政府機構紛紛邀請杜書伍先生演講,當詢問邀約緣由時,對方竟能隨口説出某一篇聯強EMBA的標題。對於這套原本作為內部訓練用的文章竟不可思議的引發不同型態組織的共鳴,成為許多組織內部培訓的內部教材,被廣泛下載和轉發,完全出乎杜書伍的意外。
於是,在聯強網站上,每週都有杜書伍EMBA專欄,讓讀者能固定讀到一個大企業家的思考。
圖書的出版發行,榮登暢銷書排行榜
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説,是做人的三大境界。《文心雕龍?章句》有句雲,“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長期的積累,最終匯集成書,讓更多的人能夠閱讀分享,是人生更高境界。於是就有了《將才:讓年輕人少奮鬥5年》一書的出版,它集結了“聯強
EMBA”的十年菁華,在台灣一上市,就榮登暢銷書排行榜,引進大陸之後,也倍受關注。 |